回到寝宫,元玺把小孩放到榻上,看着睡得迷迷糊糊的小孩,突然笑了,大臣们催婚不就是想要孩子继承皇位嘛,这不就来了吗?
“阿福,你瞧这小孩,是不是长得跟朕有几分相似?”
“仆不敢妄论尊颜。”
“直说就行。”
寝宫里夜明珠照耀着小孩白嫩的脸,小太监打量着小孩,发现她眉眼竟真与元玺有三分相似。
“陛下所言极是。”
元玺自信地点头,嗯,她的眼光果然没错。
过了一会,阿漓回来了,她扫了一眼竟躺在龙床的小孩,掩饰心中的惊涛骇浪,冷静道:
“陛下,此女是莫将军之女,宁安郡主。”
看来自己没猜错,果然是三年前她亲封的小郡主,一个全家战死沙场的将门之后。
元玺给小孩掖了掖被子,挥手让两人出去。
“看来是朕的因果。”
启元元年十一月。
龙椅上帝王神色平静,轻描淡写地宣布,要把宁安郡主定为下一任皇位继承人。
朝野震荡,不少重臣纷纷出言阻止。
“朕不是在同你们商量,只是在宣布。”元玺一开口,众臣瞬间不敢言语,元玺一统天下的余威尚在,他们虽知这不合礼法,却不敢多言。
下朝后,官员们议论不绝,皆是忧心忡忡。
这没有元氏血脉的孩子登基,不就相当于告诉天下人能者上位吗?国家要乱套了啊!
可是他们现在这位陛下铁血手腕,就怕他们明天反抗,后天就被抄家啊。
勉强接受了下任皇帝没有元氏血脉,众官员还是不得劲,全跑酒楼里喝酒,听说那一晚,京城所有酒楼迎来了销量最好的一天。
元玺向来君无戏言,送走了好几个来劝的宗室男女和重臣后,她看着一旁乖巧候着的小孩,也就是宁安郡主。
“瞧见了?唯有足够的实力做到德配其位,方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嗯!我会努力哒!”
“啊,那你加油?”
“嗯嗯!”
看着一身活力的小孩,元玺笑了笑。
可别让朕失望。
宁安郡主被封为王储一事还没缓过来,紧接着就是各种休养生息和统一制度的颁布。
一些臣子上奏折表示太急了,却统统被打了下去。
这些政策在战时就已经实行了不少,现在不过是编入国策,算什么急。
不过动了一些人的利益罢了。
元玺敲击着桌面,阿漓为元玺揉头。
“阿漓,今天有大臣以死相逼,差点血洒金銮殿。”
“陛下,您也说了是差点。”阿漓按压的动作不停,这不还没撞嘛。
“哈哈,知我者阿漓也!”
大刀阔斧地统一和改革也许不适合现在这个时期,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若她都驾驭不住,谁还能驾驭?
况且她打下的江山,当然要她来一手促成盛世。
元玺眼中野心勃勃。
又是六年,新国法新国策的颁布实行得很通畅,当年亲自让太傅培养的肱骨,花费不少时间在五国请来的龙凤已经在朝堂站稳脚跟,纯臣如今势力颇大,稳压世家一头。
西滨州引进的新作物亩产超千斤,六国文化的碰撞引发无数新思想的诞生,各地学院的完善,水利工程的开展……
毫无疑问,锦朝在稳步前行。
年过半百的元宣和在一年春节回来时曾说:“兴许我死之前能看到小玺亲手缔造的盛世!”
一旁洛书年听到“死”字微皱眉头,给元宣和夹菜的动作顿了顿。
前宁安郡主,现锦朝王储——元明安一听不乐意了:“皇祖父必定长命万岁!所以肯定能看到母皇缔造的盛世的!”
一句话逗得元宣和眉开眼笑,也让洛书年软了眉眼。
“乖女儿,你不会真要和你的天子剑过一生吧?”元宣和趁着醉意问出口。
“自然,它可是我心头宝呢。”元玺难得不正经。
“算了,随你~”
元宣和嘴上说着随意,次日却搞来了一本美男册。
“这柳清玉是周地有名的美男子,清俊温润,一琴动四方,且爱慕你多年。”
“这何方止虽出身市井,但很有风度,一手行楷已初有名家之风。”
“这王素出身怀止郡王家,一手长枪耍得虎虎生威,且容貌端正。”
“还有……”
“行了,父皇,柳清玉的琴是我教的,何方止是我提拔的,王素还未满弱冠,我意已决,父皇就莫劝了。”
元宣和垂头丧气地走了。
但第二天,他又兴高采烈地来了。
“这林枫时是有名的侠客,乐善好施,广交善缘,且貌若海棠。”
“这黄欢十五岁那年泛舟河上引万人围观,那叫一个‘回眸一笑百媚生’啊!她还是皇城最有名的才女,不少才女才男争相与她结交。”
“张落惊是西滨清河县的县令,长得很是清隽,气质如华,至今未婚,我听人说她一见你误终身,也不知是真是假。”
“以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个背景板有点强【快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个背景板有点强【快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