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鹰·第三十七章
1931年的冬雪带着股铁腥味。关东山的白桦林被冻得脆响,黑风口的铁轨上结着层冰壳,日军的铁甲车碾过冰层时,碎冰飞溅如刀,割得林子里的枯枝呜呜作响。燕彪趴在抗联密营的了望哨上,怀里的怀表被体温焐得发烫——表盖内侧的"冬至"二字刚刻了一半,刻刀在铁皮上划出的纹路里嵌着些暗红粉末,是步鹰怀表上的血痂,他用磨刀石磨成了粉,混在松脂里涂在了表壳内侧。
"爹,赵连长让你去开会。"燕双鹰的棉裤膝盖处打着块黑补丁,是用日军的破军装改的,少年手里攥着张揉皱的传单,上面印着"大日本皇军劝降书",边缘被冻得发脆,"刚从黑风口摸哨回来的同志说,日军在西坡立了块木牌,上面写着'匪首步鹰伏诛处',还画了个被吊死的人,旁边围着群狼......"
燕彪的手指在怀表链上绕了三圈,铁链的铁环勒进掌心,留下串青紫色的印子。他想起步鹰战死那天,西坡的枫叶红得像烧起来的火,现在那片林子该被大雪埋了,埋住了血迹,埋住了刀痕,却埋不住冻土下那把卷刃的大刀——燕双鹰偷偷回去过,说大刀还插在坟头,雪落满了刀身,像给它裹了层白孝布。
抗联密营的地窨子里,马灯的光昏黄如豆。赵连长把冻硬的窝头掰成小块,混着雪水咽下去:"关东军调了个旅团过来,带着喷火器和装甲车,要在年前清剿完整个北麓。"他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关东山的轮廓,"我们得到情报,日军在黑风口建了座战俘营,抓了三十多个百姓,都是从西坡溶洞逃出来的,张奶奶也在里面......"
燕彪的喉结猛地滚动了下。他想起张奶奶右眼的破布,想起她总揣在怀里的那包草药,想起步鹰最后让她带着孩子往暗河挪——现在孩子没了,老人成了战俘,关东山最后点活气,像风中的油灯,随时都可能灭。怀表在怀里突然发烫,表盖内侧的血粉像是活了过来,顺着铁皮的纹路往肉里钻。
"我去救。"燕彪的声音比地窨子外的寒风还冷,"黑风口的岗楼布局我熟,步鹰当年给我画过图,东南角的铁丝网下有块松动的石头,能钻过去。"他往步枪里压了发子弹,弹壳上的俄文字母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今夜寅时动手,那时候换岗的哨兵最困,我带双鹰和三个会日语的同志,混进去......"
"不行。"赵连长把树枝往火堆里一扔,火星子溅在燕彪的棉鞋上,"战俘营周围埋了地雷,铁丝网通着电,上个月派去的侦察队折了一半,连营门都没摸到。"他从怀里掏出块桦树皮,上面用炭笔标着个红叉,"日军的粮草库在战俘营西头,用的是百姓的粮仓改的,里面堆着过冬的棉被和罐头,守兵只有一个班......"
燕彪的手指在桦树皮的"粮仓"二字上捏出了褶。他突然想起燕家屯的打谷场,想起张木匠做的谷仓,想起王寡妇在仓门前晒的红辣椒——现在那些都成了日军的粮草库,装着抢来的粮食,住着抢来的百姓,像头吞吃了关东山的恶兽,正趴在黑风口的冻土上打盹。
深夜的雪落得无声。燕彪带着燕双鹰摸到粮仓后墙时,棉裤已经冻成了硬壳,走一步响一声,像拖着串冰碴。后墙的裂缝里塞着些干草,是去年秋天的,现在被冻得像钢丝,燕双鹰用刺刀挑出干草时,刀尖碰在砖头上,火星刚冒出来就被寒风掐灭了。
"爹,你看这个。"少年从裂缝里摸出块碎布,上面绣着半朵山茶花——是周丽姑娘嫁衣上的图案,去年她把嫁衣改成了枪套,现在碎布上沾着些发黑的米粒,混着点暗红的痕迹,像干涸的血,"张奶奶肯定在这儿待过,她认得这花,去年还给我绣过......"
燕彪没说话,只是往墙根的雪堆里摸。步鹰教过他,日军的粮仓总爱在墙角藏备用钥匙,用塑料袋裹着埋在雪里。手指插进积雪的瞬间,像被无数根针扎,他却没缩手,直到摸到块硬邦邦的东西——是个铁皮盒,打开后里面果然有把黄铜钥匙,钥匙链上挂着块小木牌,刻着"37",是粮仓的编号,木牌边缘被摩挲得发亮,像被无数只手攥过。
粮仓里的煤油灯忽明忽暗。燕彪躲在粮囤后面,看见三个日军正围着个铁炉子赌钱,军靴边堆着些百姓的棉鞋,有只虎头鞋的鞋尖磨破了,露出里面的芦花——是赵猎户家小孙子的,去年秋天还穿着它在打谷场上跑,现在鞋帮上沾着块暗红的硬壳,像冻住的血。
燕双鹰突然捂住嘴,往粮囤后面缩了缩。粮囤的缝隙里,他看见个熟悉的身影——张奶奶被绑在柱子上,花白的头发上结着冰,右眼的破布已经冻成了硬块,嘴角却还在动,像在念叨着什么。日军的翻译官正用皮靴踢她的膝盖,老人的腿弯一软,却硬是没跪下,脊梁挺得像根冻硬的桦木杆。
"老东西,说不说?"翻译官从炉子里抽出根烧红的火钳,"步鹰的同党藏在哪儿?抗联的密营在什么地方?说了就给你口热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孤鹰惊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孤鹰惊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