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造参军”兼“北境屯垦安民使”的任命状墨迹未干,刘辩(刘兴)便已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刘虞的信任和期许是橄榄枝,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他深知,在这乱世幽州,空谈策略毫无意义,唯有拿出实实在在的、能立竿见影改善民生的“技”,才能真正立足,赢得人心,积蓄力量。
他的第一个目标,选在了蓟城西南二十里外,永定河畔的“安平乡”。此地土地肥沃,却因近年战乱和水利失修,大片良田撂荒,流民聚集,是刘虞推行屯田、安置流民的试点之一,也是矛盾与希望交织的缩影。
刘辩带着墨衡、田豫以及刘虞调拨给他的几名属吏和一小队护卫,轻车简从抵达安平乡时,看到的景象令人心头发沉。
衣衫褴褛的流民在荒废的田地里用简陋的木耒、石锄艰难地翻垦着板结的土壤,效率低下,汗流浃背。引水的沟渠多处淤塞坍塌,浑浊的河水漫灌低洼处,形成泥沼,而稍高的田地则干旱龟裂。几架老旧得吱呀作响的翻车(龙骨水车),在几个瘦弱民夫的踩踏下,有气无力地将少量河水提向高处,杯水车薪。乡亭里,负责此地屯田的啬夫(小吏)郭楷,一个面色焦黄、愁眉苦脸的中年人,正对着破损的农具和空瘪的粮袋唉声叹气。
“刘…刘督造!”郭楷看到刘辩的官凭印信,慌忙行礼,眼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和麻木。他见过太多上官来视察,多是空谈许诺,最后受苦的还是他们这些基层小吏和流民。
刘辩没有废话,直接问道:“郭啬夫,眼下屯田,最大难处为何?”
郭楷苦着脸,指着田地:“督造明鉴!其一,翻地太难!旧犁笨重,需两牛三人方能拉动,如今耕牛奇缺,流民力弱,全靠人力,一天翻不了几分地!其二,引水更难!沟渠淤塞,翻车老旧,高处田地浇不上水,低处又涝!其三,种子不足,农具破损…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刘辩点点头,目光扫过那些在泥泞和汗水中挣扎的身影。他转身对墨衡道:“墨公,取‘新犁’来。”
墨衡应声,从随行马车上卸下几件用油布包裹的物事。打开油布,几架结构明显有别于传统直辕犁的崭新木犁呈现在众人面前。犁辕呈优美的弧形弯曲(曲辕),犁盘小巧,犁铧更窄更锐利,还配有一个调节深浅的犁评装置。
“这是…?”郭楷和围拢过来的流民都露出好奇之色。
“此乃‘曲辕犁’。”刘辩亲自走到一块未翻垦的硬地上,套上一头相对健壮的驽马(非耕牛),调整好犁评。“郭啬夫,烦请一位熟悉犁地的老农试试。”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农被推举出来,他有些迟疑地接过犁柄。刘辩指导他如何操作:“老丈,单牛即可,扶稳犁柄,无需大力下压,顺势前行即可。”
老农半信半疑地吆喝一声,驽马迈步。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那曲辕犁如同切豆腐般轻松地破开板结的土壤,翻起的土垡均匀细碎!老农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只需稳稳扶着犁柄,控制方向。他越犁越快,脸上最初的惊疑迅速被狂喜取代!
“神了!神了!”老农停下犁,激动地抚摸着光滑的犁身,“这…这犁省力!一牛顶过去三牛!老汉我一人就能轻松操作!这土翻得又深又好!” 周围的流民呼啦一下围了上来,看着那被轻松翻开的沃土,眼中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好!好犁!”郭啬夫也看得目瞪口呆,激动得直搓手。
刘辩微笑,又指向淤塞的沟渠和高处的旱田:“引水之难,亦有解法。墨公,水车模型!”
墨衡立刻取出一个制作精巧的木质水车模型。此模型比安平乡那几架老旧翻车大了近一倍,结构也更加复杂精妙,轮辐上挂满了小木斗(水斗),轮轴处有精巧的齿轮联动装置。
“此乃改进型‘高转筒车’。”刘辩将模型安置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模拟有水位落差的木架上。他轻轻转动一个手柄,带动齿轮,巨大的水车轮缓缓转动起来,木斗依次没入“河水”中,盛满水后被提升到高处,然后自动倾倒入一条模拟的“引水槽”中,水流源源不断地被送往“高地”!
“天爷!这…这得提多少水!”流民们看得眼睛发直。郭楷更是激动得语无伦次:“这…这要是造出来…高地…高地也能浇上了!”
“不仅如此,”刘辩补充道,“此车可用水力、畜力或人力驱动,效率远超旧式翻车。墨公会留下图纸和指导匠人,就地取材,尽快造出实物,优先解决高地灌溉。”
“谢督造!谢督造!这…这真是救命的宝贝啊!”郭楷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刘辩连连磕头。周围的流民也纷纷跪倒,感激涕零。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能省力耕田的犁!能引水上山的水车!这就是活命的本钱!
刘辩扶起郭楷:“郭啬夫请起。此乃刘幽州仁政所系,吾等分内之事。” 他环视众人,声音清朗:“耕具、水车,皆会优先配发安平乡!此外,本官观此地田垄布局,尚有改进余地。可试行‘代田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