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瑞士,希威尔。
当林逸风的脚步踏上索伯工厂门前那片熟悉的沥青地时,阿尔卑斯山麓微凉的空气灌入肺中,带着一丝清冽的工业气息。这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他还是索伯车手时,每天都会从这条路走进那个寄托着梦想的工厂。
推开那扇玻璃门,车间内特有的、混合着机油、碳纤维固化剂和金属切削液的味道,像是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嘿!看看谁回来了!”
“是Ethan!我们的世界冠军!”
距离最近的一个工位上,几名正在组装前翼的技师最先发现了他。其中一个满脸油污、名叫汉斯的壮硕德国人,丢下手中的扳手,大步流星地走过来,蒲扇般的大手重重地拍在了林逸风的肩膀上,力道大得让他一个趔趄。
“嘿,汉斯,想拆了我的骨头帮我新赛季的赛车减重吗?”林逸风咧嘴一笑,毫不客气地捶了回去。
整个车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和口哨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激动和骄傲。他们看着林逸风,就像看着自家走出去的孩子,穿上了最华丽的红色战袍,捧回了那座最高的奖杯。
没有陌生的寒暄,没有客套的吹捧,只有家人般的亲切和熟稔。林逸风穿行在车间里,和每一个认出他的人击掌、拥抱,感受着这份纯粹的热情,嘴角自始至终都挂着一抹轻松的弧度。
索伯车队的公关经理是一位严谨的瑞士女士,她微笑着跟在后面,适时地为林逸风引路,却没有打扰他和老同事们的重逢。
“我们对三号风洞进行了升级,效率提升了大概百分之七。”公关经理指着远处一栋独立的建筑。
林逸风的目光扫过,看似不经意,大脑中的“赛道记忆宫殿”却已高速运转。他记得三号风洞原本的管路布局和数据接口,而现在,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控制室外墙上新增的一排散热格栅,以及几根以前从未见过的粗大线缆。
“冷却系统和数据传输带宽都加强了,”他心里默默分析,“看来是为更高精度的模型和更大数据量的感应器做的准备。”
走进零部件加工车间,几台崭新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正在安静而高效地工作,机械臂精准地抓取、翻转、切削着金属部件。林逸风的脚步在一台加工底盘钛合金插件的机床前停下,他甚至能从刀具的转速和切削的声音中,判断出这台设备的加工精度远胜于他当年所见的旧款。
瓦塞尔的离开,似乎并没有让这支老牌车队停滞不前。相反,一种更务实、更专注技术本身的氛围正在悄然形成。
当他们接近风洞测试区时,林逸风的脚步微微一顿。
透过巨大的隔音玻璃,他看到风洞里正安放着一台比例模型,几位工程师正围着监视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而在这群穿着索伯深蓝色制服的人员中,赫然夹杂着几个身穿深绿色、胸口印着“LOTUS”字样制服的陌生面孔。
是英国人。从他们的口型和肢体语言就能判断。
林逸风的瞳孔不易察觉地收缩了一下。杰克的情报被证实了。路特斯的人,真的进驻了这里。
他没有表露出任何异样,只是隔着玻璃,朝里面的人群礼貌性地点了点头。里面一位路特斯的工程师注意到了他,也回以一个职业化的微笑。
双方的视线在空中交汇一秒,又迅速错开,仿佛只是两个偶然路过的陌生人。
“一些技术交流,”公关经理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句,便引着他走向另一侧的底盘研发部门,“我们新来的底盘主管,安德烈亚,一直很想和您聊聊。”
一位头发花白、眼神锐利的意大利工程师迎了上来。简单的寒暄后,安德烈亚便迫不及待地指向旁边电脑屏幕上的一张底盘结构图。
“林先生,我们正在尝试一种新的侧箱下切设计,理论上能将更多气流导向尾部扩散器,但在处理高速弯中的颠簸时,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测的扰流。”
林逸风的目光瞬间变得专注而冷静,那个“围场音爆小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法拉利的“冰人Ethan”。
他没有去看那些复杂的CFD模拟云图,而是直接指着侧箱进气口下方与底板连接处的一个锐角。
“这个角度过于激进了。当赛车轧上路肩,底盘瞬间形变时,这里的气流会发生剥离,而不是像你们模型里那样顺滑地附着。你们需要在这里增加一个导流片,或者把这个曲率做得更圆滑一些。”
他的话语简洁、精准,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却像一把手术刀,直接切中了问题的核心。
安德烈亚眼中的客气瞬间变成了惊讶,他立刻调出另一组数据,屏幕上的红色警报区域,恰好就是林逸风所指的位置。他张了张嘴,最后只剩下满脸的佩服。
“你的感知……比我们的传感器还要准。”
参观临近尾声,公关经理却并没有带他走向出口,而是将他引到了一间位于行政楼二层的会客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F1:开局车王教我开赛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F1:开局车王教我开赛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