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望苑中,太子刘据如困兽般来回踱步,脸上满是愁容。公孙贺之事如同高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将他和卫氏一族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深知,公孙贺在朝堂上势力庞大,若其出事,自己在朝堂上便会失去一大助力。可如今事情尚未彻底爆发,一切还处于风雨欲来的微妙阶段,他却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泥沼,有力无处使。
他心中焦急万分,却又不能与其他人商量。秦风在密信中说得清清楚楚,一旦他介入此事,只会让局势更加复杂,甚至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灭顶之灾。太子长叹一声,无力地坐了下来,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难道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局势恶化吗?”太子喃喃自语,心中满是不甘。他想到了卫皇后,想到了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还有整个卫氏家族。他们的命运此刻都与公孙贺案紧紧相连,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太子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应对之策。他回忆着秦风密信中的每一句话,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到一丝转机。然而,无论他怎么想,都觉得自己处于一个极为被动的局面。
“或许,只能寄希望于秦风了。”太子心中默默想着。秦风在他心中,早已是足智多谋的代名词,他相信秦风必定会有办法应对这场危机。但在等待秦风消息的过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如一年般漫长,他只能在这焦虑与担忧中,煎熬地等待着,祈祷着事情不要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而此刻,长安城的天空似乎也被一层阴霾所笼罩,预示着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太子刘据以及整个大汉王朝,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秦风在书房中,脚步急促地来回走动,紧皱的眉头彰显着他内心的焦灼。公孙贺案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如同一团乱麻,稍有不慎便会将他和太子一方彻底绞杀。他深知,此事牵涉太过广泛,绝不能轻易以身入局,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他们不是喜欢诬陷吗?那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秦风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用魔法打败魔法,伪造公孙家和巫蛊教来往的密信。
秦风立刻着手准备,凭借着自己过人的书法技艺和对纸张、墨汁的了解,精心伪造了一批密信。信中的内容经过他的巧妙构思,极具迷惑性。其中一封写道:“速安排人手,设法诬陷太子,手段要不择,以达乱朝之效。”另一封则提及:“对于朝中大臣及宫中太监,能收买则收买,若不从,便诬陷其与太子勾结,令其落马。”
伪造好密信后,秦风先是秘密潜入公孙家存放重要信件的暗格处。这暗格隐蔽至极,若非对公孙家府邸布局了如指掌,绝难发现。他趁着夜色,小心翼翼地将伪造的密信混入其中,与其他真信件混在一起,让人真假难辨。
而后,秦风又将目标锁定在范昆准备消灭的巫蛊教据点和分坛。他派遣身手敏捷且值得信赖的手下,趁着巫蛊教众人不备,将伪造的信悄悄放入其中。这些信看似是巫蛊教上级下达的指令,实则是秦风为了搅乱局势所设的棋子。
秦风深知,此计一旦成功,朝堂必将陷入混乱。公孙家与巫蛊教勾结,巫蛊教受人指使诬陷太子的“证据”若被发现,那些原本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定会按捺不住,纷纷露出马脚。而在这混乱之中,秦风便能寻得破局之机,为太子和自己一方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和优势。但此计也充满了风险,一旦被识破,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在这危急存亡之刻,秦风已别无选择,只能孤注一掷,期盼着这精心策划的“以乱治乱”之策能够成功扭转乾坤。
正如秦风所预料的那样,范昆在率军剿灭巫蛊教据点和分坛时,顺利发现了那些伪造的密信。范昆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快马加鞭将密信呈交到汉武帝手中。
汉武帝展开密信,刚看了几行,脸色便瞬间阴沉下来,原本威严的面容因愤怒而微微扭曲。信中的内容让他怒不可遏,竟然有外敌妄图算计他的太子,还企图扰乱朝堂,而且他的宫中太监和朝中大臣竟有人被收买,沦为内奸。
“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搞这些阴谋诡计!”汉武帝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竹简都跳了起来。
范昆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静静等待着汉武帝的指示。
汉武帝强压怒火,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范昆,此事切不可公开。你秘密展开侦查,暗中留意朝中动静,朕要躲在暗处,看看究竟是哪些人敢如此胆大妄为,竟敢背叛朕,背叛大汉!”
“遵旨!”范昆领命而去,心中明白此次任务责任重大。
汉武帝坐在龙椅上,目光冰冷。他怎么也没想到,在这看似平静的朝堂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巨大的阴谋。他决心要将幕后黑手揪出来,将这股妄图颠覆朝堂的势力连根拔起。而此刻,一场围绕着密信展开的暗战,在汉武帝的一声令下,悄然拉开帷幕。长安城的政治风云,因这几封密信而愈发诡谲莫测,各方势力都被卷入其中,而秦风,正躲在幕后,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等待着下一次出手的时机,以推动这场棋局朝着对自己和太子有利的方向发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铜镜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铜镜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