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苏醒已有一段时日,从现代社会陡然置身于这汉武帝时期贫困的家庭,身份的巨大转变让他一度迷茫无措。祖宅的墙壁满是岁月侵蚀的痕迹,泥土夯筑的墙面干裂出一道道口子,仿佛随时都会坍塌。屋顶的茅草稀疏且杂乱,每逢雨天,屋内便四处漏雨,摆满了接水的盆盆罐罐,滴答声在寂静的屋内显得格外刺耳。
家中除了几件破旧的桌椅和床铺,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秦夫人白天浆洗衣物,晚上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缝补一家人破旧的衣衫,她那粗糙的双手长满了老茧,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家庭的责任与无奈。秦明德伤病在身,虽有心帮忙,却也只能做些简单的活儿,时常看着妻儿操劳,眼中满是愧疚与自责。
秦风看着父母如此辛苦,心中一阵刺痛。他在现代本是个养尊处优的大学生,从未经历过这般困苦。最初,他满心都是对现状的迷茫与无助,不知该如何在这个陌生的时代生存下去。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渐渐温暖了他那颗因穿越而慌乱的心。
秦夫人总是把仅有的一点好吃的留给秦风,哪怕自己饿着肚子。有一次,秦夫人好不容易从邻居那里讨来一个红薯,她小心翼翼地将红薯分成三份,把最大的那份递给秦风:“风儿,快吃,吃饱了才有力气。”秦风看着母亲那满是期待的眼神,心中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秦明德虽然不善言辞,但他总会在秦风遇到困难时,用他那宽厚的手掌拍拍秦风的肩膀,给予他无声的鼓励。
在父母的关爱下,秦风逐渐接受了自己如今的身份和处境。他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自己在现代所学的知识来改善家庭的生活。秦风想到,自己在考古系学习过一些古代农业和手工艺的知识,或许可以尝试运用到当下。
一天,秦风在祖宅的院子里发现了一些闲置的陶土。他灵机一动,想起在现代学到的制陶工艺。他将陶土收集起来,经过反复的揉搓、塑形,制作出了一些简单的陶罐和陶碗。虽然做工略显粗糙,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这些陶器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秦风带着自己制作的陶器来到集市上售卖。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秦风有些羞涩地摆好摊位,等待着顾客的光临。然而,过往的行人只是好奇地看一眼他的陶器,便匆匆离去。秦风心中有些失落,但他没有放弃。
这时,一位老者路过,拿起一个陶罐仔细端详:“年轻人,你这陶器倒是有些特别,只是做工还欠些火候。”秦风赶忙虚心请教:“老人家,您有什么建议吗?”老者笑了笑,指点了秦风几句关于烧制温度和塑形技巧的要点。秦风如获至宝,连连道谢。
回到家后,秦风按照老者的建议,对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再次烧制出来的陶器果然精致了许多。他又拿到集市上,这次,很快就有顾客对他的陶器产生了兴趣,纷纷询问价格。秦风心中大喜,成功卖出了几个陶器,换来了一些铜板。
当秦风把铜板交到秦夫人手中时,秦夫人激动得热泪盈眶:“风儿,你长大了,能为家里分担了。”秦明德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看着秦风,眼中满是欣慰。
随着生活逐渐有了起色,秦风并没有忘记那面神秘的铜镜。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拿出铜镜,仔细研究上面的纹路和裂纹。铜镜在月光下依然会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光晕,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天夜里,秦风像往常一样对着铜镜沉思。突然,铜镜微微颤抖起来,镜面上的裂纹中似乎有光芒在闪烁。秦风心中一惊,他紧紧盯着铜镜,只见光芒越来越强,逐渐在镜面上形成了一幅模糊的画面。
画面中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府邸,府邸的大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谢府”二字。府内人来人往,似乎正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秦风还没来得及看清更多细节,画面便一闪而过,铜镜也恢复了平静。
“谢府?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在铜镜里?”秦风心中充满了疑惑。他决定向父母打听一下谢府的情况。
第二天,秦风趁着吃饭的时候,装作不经意地问:“爹,娘,你们知道咱们这儿有个叫谢府的地方吗?”秦夫人和秦明德对视了一眼,脸色微微一变。
秦明德放下手中的碗筷,缓缓说道:“风儿,这谢府可不是一般的人家。谢府的主人谢安是朝中的大官,权势滔天。他们家与咱们秦家,也曾有过一些渊源。”
秦风心中一动,追问道:“什么渊源?”秦夫人叹了口气,说道:“当年,你祖父与谢安本是好友,一同在朝中为官。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两家渐渐疏远了。具体的缘由,我们也不太清楚。只是听说,谢府近年来越发嚣张跋扈,在这栎阳一带,无人敢惹。”
秦风听后,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这铜镜与谢府之间有着某种联系?那镜中出现的画面又意味着什么?他决定找机会去谢府附近打探一番,说不定能揭开铜镜的更多秘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铜镜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铜镜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