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青牧农场的雪彻底化了。屋檐下的冰棱消失无踪,露出被冻得发黑的木椽;田野里的冻土酥软下来,踩上去能陷进半只脚,散发出湿润的泥土腥气;仓库后的柳树枝条上,冒出了米粒大的绿芽,被风一吹,轻轻摇晃,像在试探着春天的温度。
陈鑫站在西坡的田埂上,手里捏着一把新翻的泥土,冰凉的湿意从指尖蔓延开来。王天凯带着人正在翻地,铁犁铧切开土地,露出下面深色的熟土,拖拉机突突地响着,是从一个废弃的农机站拖回来的,王天凯捣鼓了半个月才修好。“陈哥,这片地能种三亩冬麦,”王天凯从拖拉机上跳下来,脸上沾着泥,笑得露出白牙,“再往南拓拓,秋收时能多打三百斤。”
“先把这三亩种好。”陈鑫把泥土撒回地里,“让杨振平把种子选仔细点,去年从粮站拉回来的麦种,挑饱满的播。”他看向远处的温室大棚,塑料布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里面隐约能看见绿色的菜叶,“林溪的菜长得咋样了?”
“能吃了!”王天凯指着大棚,“昨天摘了一筐菠菜,林溪给煮了菜汤,鲜得很!”
农场的早晨总是热闹的。天刚蒙蒙亮,食堂的烟囱就冒出了烟,林溪带着几个女人在和面,准备蒸馒头;张守义背着个小筐,挨家挨户地收空粮袋,要拿去缝补了再用;巡逻队的汉子们扛着锄头,往新开的地里去,要趁着墒情好,把玉米种下去。
刘药师的实验室也热闹起来。他不再是一个人闷头研究,林溪偶尔会过去帮忙记录数据,王天凯帮他修好了离心机,甚至有两个读过高中的年轻人,主动提出想跟着他学,说想看看这特效药到底能不能成。“纯度又提高了,”刘药师举着试管,对着阳光看,里面的液体清澈得像水,“昨天用小白鼠做了实验,被感染后,十二个小时才发作,比上次又延长了六个小时。”
“十二个小时……”林溪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眉头微蹙,“还是不够,从被咬到回农场,最快也得两个小时,处理伤口、注射药剂,时间太紧张。”
“我在想办法加一种催化剂,”刘药师指着桌上的瓶瓶罐罐,“从金银花里提取的,古籍上说能清热解毒,说不定能增强蛋白酶的活性。”他现在说话的语气自信多了,军大衣换成了合身的棉袄,眼镜也擦得干干净净,不再是刚来时那副瑟缩的样子。
农场的人越来越多,已经过了一百二十口。时敬发的搜救队几乎每天都能带回几个人,有从地窖里爬出来的,有躲在废弃车里的,还有像野狗一样在山林里觅食的。陈鑫让人在东边的空地上又搭了几间土坯房,用黄泥糊了墙,看着虽简陋,却能遮风挡雨。
“陈哥,又带回五个,”这天中午,时敬发的队伍回来了,他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在一个煤矿里找到的,都是矿工,被困了快半年,瘦得只剩骨头了。”
五个汉子站在仓库前,穿着破烂的工装,头发像毡片,看见堆在墙角的粮食,眼睛都直了。林溪赶紧端来玉米粥,他们狼吞虎咽地喝着,粥洒在衣服上也顾不上擦,有个年轻的甚至喝着喝着就哭了,眼泪混着粥水往下淌。
“慢点喝,没人抢。”陈鑫拍了拍他的肩膀,“到了这儿就安全了,有吃有住,好好养着。”
时敬发凑过来,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了一根:“东边的村子搜得差不多了,明天我想往南走,听说那边有个镇子,以前挺热闹的,说不定能找到些有用的东西,再看看有没有活人。”
“注意安全。”陈鑫吸了口烟,“南边地势平,丧尸可能更多,别贪多,早去早回。”
“知道。”时敬发弹了弹烟灰,“对了,昨天杨振平说西边的栅栏有点松,我让马风宇他们去加固了,你抽空去看看。”
“嗯。”陈鑫点头,看着那五个狼吞虎咽的矿工,心里踏实了些。人多了,力量就大了,春耕、秋收、防御,都能多些人手。他甚至在琢磨,等麦种下去,就组织人把东边的小河引过来,修条水渠,这样浇水就方便了。
第二天一早,时敬发的队伍就出发了。这次走得远,他带了充足的干粮和水,还特意让王天凯把摩托车检修了一遍,说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能快点回来。陈鑫站在闸门后,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路尽头,心里有种莫名的踏实——时敬发办事,他一向放心。
接下来的几天,农场的日子像往常一样平静。杨振平带着人把西坡的地全翻了,撒上了麦种,盖上了薄土;王天凯的温室大棚又收了一茬小白菜,食堂的餐桌上终于有了绿色;刘药师的研究有了新突破,他说催化剂的效果不错,蛋白酶的活性提高了不少,只是还需要更多实验验证。
第五天傍晚,陈鑫正在仓库里和张守义盘点新收的种子,突然听见哨塔上的马风宇大喊:“回来了!时哥他们回来了!”
陈鑫心里一喜,快步往外走。闸门缓缓拉开,时敬发的队伍出现在视野里,只是样子有些狼狈——摩托车的轮胎瘪了一个,几个人的军大衣上沾着泥,时敬发一瘸一拐地走在前面,裤腿上还沾着草屑,脸色苍白得吓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世集结号:D市生存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末世集结号:D市生存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