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刮过青牧农场的栅栏时,已少了几分刺骨的寒意。雪开始化了,屋檐下挂着的冰棱滴滴答答往下淌水,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灰蒙蒙的天。仓库后的空地上,王天凯正指挥着十几个汉子往新搭的温室大棚上糊塑料布,呼喝声混着钉枪的“哒哒”声,在安静的午后格外热闹。
“再拉高点!左边低了!”王天凯踩着木梯,手里拿着根竹竿比划,军大衣的袖子挽到胳膊肘,露出结实的小臂,上面沾着泥和塑料布的碎片。这温室大棚是他琢磨了半个月的成果,用老榆木做骨架,外面糊着两层厚塑料布,里面埋了火道,烧柴就能升温,专门用来冬天种青菜。
“天凯哥,这玩意儿真能种出菜?”刘二娃举着钉枪,往木架上钉塑料布,呼出来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很快散开。他脸上的冻疮好了不少,林溪给的药膏很管用,只是还留着淡淡的红印。
“咋不能?”王天凯从梯子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我爹以前在生产队种过温室,就这原理,烧着火,保准能让菜苗活。等出了菜,让你尝尝鲜,省得天天啃红薯土豆。”
棚里,林溪正带着两个获救的女人撒菜种,是时敬发前几天从一个废弃的种子站找到的菠菜和小白菜种。她戴着副旧手套,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撒进翻好的土里,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什么珍宝。“得保持温度,晚上火道不能灭,”她抬头对守在炉边的汉子说,“烧煤块,别烧湿柴,烟大了会呛死菜苗。”
汉子连连点头,往炉子里添了块煤,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他脸上红堂堂的。温室里的温度比外面高了近十度,塑料布上凝着水珠,滴落在泥土里,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春天的雨。
农场的日子过得像屋檐下的水流,平淡却扎实。天刚亮,巡逻队就踏着融雪出发了,时敬发带着马风宇他们往东边的山坳去,据说那里有个废弃的村落,或许能找到些过冬的物资,运气好还能遇上被困的活人。
“跟上!别掉队!”时敬发回头喊了一声,手里的步枪斜挎在肩上,枪托磨得发亮。他军大衣的口袋里揣着块冻硬的玉米饼,是林溪早上特意给他们烙的,说路上饿了能啃两口。队伍里新添了两个年轻人,是前几天从一个破庙里救回来的,胆子小,走在后面,时不时往四周瞅,像受惊的兔子。
“时哥,那边有烟!”马风宇突然指着远处的山坳,那里隐约有股淡蓝色的烟柱在飘。时敬发皱了皱眉,示意队伍停下,自己猫着腰往那边摸——这年头,有烟未必是好事,可能是活人,也可能是……
他趴在一个雪堆后看了半晌,回来时脸上带着点笑意:“是活人,看那样子像一家子,在破屋里烧火取暖,没带武器。”
队伍慢慢靠近那座破屋,土坯墙塌了一半,门口堆着些枯枝,烟就是从屋里飘出来的。时敬发喊了声:“里面有人吗?我们是青牧农场的,路过。”
屋里的火光闪了闪,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谁?”
“我们是来找人的,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时敬发往前挪了两步,让对方能看清他没举枪,“要是没地方去,跟我们回农场吧,有吃有住。”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探出头,手里攥着根木棍,警惕地看着他们。屋里还有个中年女人和两个孩子,蜷缩在火堆旁,身上裹着破棉被,看见时敬发他们,孩子吓得往女人怀里钻。
“农场?还有活人农场?”老头的声音发颤,眼里满是怀疑。
“有,五十多号人呢,能种粮,能取暖,”马风宇把背包里的半块玉米饼递过去,“大爷,尝尝,热乎的。”
老头接过玉米饼,掰了一小块塞进嘴里,嚼了半天,突然就哭了,眼泪混着脸上的灰往下淌:“老天爷……还有活路……还有活路啊……”
时敬发让马风宇他们收拾东西,自己蹲在火堆旁跟老头聊天。这家人是附近村子的,儿子变成了丧尸,他们一路逃到这儿,快断粮了,正不知道该咋办。“跟我们走吧,”时敬发拍了拍老头的肩膀,“到了农场,好歹能活下去。”
往回走时,队伍里多了四口人,女人抱着孩子,老头拄着木棍,走得慢,时敬发就让马风宇帮他们背着行李。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踩在融雪的路上,发出“咯吱”的声响,像首笨拙的歌。
与此同时,杨振平正带着另一队人往城西的供销社去。货车在雪水里颠簸,车斗里坐着孙老实和几个归降的汉子,都抱着步枪,眼神警惕。他们要去拉一批时敬发上次发现的煤块,顺便再搜搜有没有能用的东西。
“平哥,前面好像有动静。”孙老实突然指着路边的树林,那里有几只丧尸在晃,动作比普通丧尸快些,正围着一头冻死的野猪啃食。
杨振平皱了皱眉,端起步枪:“是迅捷型的变种,动作慢了点,但还是得小心。”他瞄准离得最近的一只,扣动扳机,“砰”的一声,丧尸应声倒地。其他几只被惊动,朝着货车扑过来,却被孙老实他们用砍刀解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世集结号:D市生存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末世集结号:D市生存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