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全本小说网 >> 唐代秘史 >> 第47章 书院风波 第六节:圣裁开新篇

第47章 书院风波 第六节:圣裁开新篇

盛夏的京城,蝉鸣聒噪,太和殿的琉璃瓦在烈日下泛着刺目金光。应天书院弹劾知府孙怀德的卷宗,经层层递送,终于摆上了皇帝御案。朱批的墨迹未干,龙书案前已站满了神色各异的朝臣——这场由书院学子掀起的风波,竟意外撕开了朝堂贪腐的一角,牵出数位朝中权贵。

"陛下,应天书院此举实乃越俎代庖!"礼部侍郎拂袖而起,官帽上的玉蝉随着动作轻晃,"学子本应以圣贤书为重,却插手地方政务,若不严惩,恐生'以文乱法'之祸!"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嗡嗡议论声。另一侧,户部尚书却捧起案上算学整理的税赋账本,沉声道:"臣以为不然。应天书院所呈账目清晰,不仅扳倒贪官,更让朝廷追回二十万两白银赋税。此等务实之举,正应嘉奖。"

龙椅之上,年轻的皇帝微微眯眼,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案头镇纸。自登基以来,他早有整饬吏治之心,却苦于无从下手。如今书院递来的这份"算学证据",倒像是打开僵局的钥匙。但贸然支持学子干政,又恐引发文官集团反弹。

正当殿内争论不休时,一名太监匆匆入内,呈上一封密奏。皇帝展开细看,神色渐霁——原来应天百姓自发组织万人联名书,恳请朝廷褒奖书院。密奏末尾,还附了一首民间流传的歌谣:"书院算筹明如镜,照出贪官丑嘴脸。民心作秤量天下,圣主明君日月悬。"

"传旨,宣应天书院山长王禹卿、学子陆明远、赵文渊即刻入京!"皇帝突然拍案,眼中闪过锐意,"朕要听听,这些敢以算学破局的书生,还藏着多少治国良方。"

十日后,应天书院三人组抵达京城。陆明远攥着装有机关模型和算学图册的锦盒,掌心微微冒汗。赵文渊倒是镇定,低声笑道:"既已走到这一步,便索性将胸中所学尽数呈与圣上。"

金銮殿内,王山长行三跪九叩大礼,陆明远与赵文渊却被特许免去大礼。皇帝目光扫过三人,最后落在陆明远怀中的锦盒上:"听闻你用算学破诡辩、理赋税,今日可带了新鲜玩意儿?"

"回陛下,正是。"陆明远恭敬呈上锦盒,取出一个精巧的铜制模型,"此为'赋税速算盘',可将田亩、人口、税率等数据录入,瞬息算出应收税赋总额,不仅能避免人为错漏,更可防止官员篡改账目。"

随着机关启动,齿轮咬合转动,算珠应声而落。不过片刻,盘面上便呈现出清晰的数字。满朝文武皆伸长脖子,殿内响起一片惊叹。户部尚书更是快步上前,仔细端详:"妙啊!若全国推行此物,赋税核算效率至少提升十倍!"

皇帝抚掌大笑:"好个机关算学!看来朕以往轻忽了杂学之用。"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先前弹劾书院的礼部侍郎,"有人说书院学子干政当罚,依卿之见,他们这是该罚,还是该赏?"

礼部侍郎额头沁出冷汗,颤声道:"臣...臣知错。应天书院此举实为社稷分忧,当重重褒奖。"

见此情形,皇帝神色稍缓,转而问向赵文渊:"你在应天组织百姓宣讲税赋,可有心得?"

"回陛下,"赵文渊从容应答,"臣以为,治国之道贵在'通达'。以往政令晦涩,百姓难懂,才给了贪官瞒天过海之机。若能将律法税则编成通俗易懂的歌谣、故事,让万民皆知,方能真正做到上下一心。"

皇帝若有所思,命人取来笔墨:"即刻下诏,应天书院弹劾贪官有功,特赐白银千两,扩建算学、机关工坊。王禹卿升任国子监司业,陆明远、赵文渊入翰林院,专司赋税改革与杂学推广。"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将杂学之士破格录入翰林院,这在大历朝尚属首次。但看着皇帝不容置疑的眼神,众臣纷纷俯身叩拜:"陛下圣明!"

然而,圣裁虽下,推行新政却非易事。陆明远等人甫一上任,便遭遇重重阻力。老旧的官僚体系如同生锈的齿轮,对新事物百般抵触。有人嘲讽"算学不过是孩童把戏",有人弹劾"机关奇巧有违祖制"。

面对困境,陆明远想起在应天书院时的情景。他与赵文渊商议后,决定故技重施——在京城最热闹的天桥设下"算学擂台"。擂台之上,摆放着赋税速算盘、简化版机关器械,还有用算学原理设计的趣味谜题。

"各位看官!"赵文渊身着便服,手持折扇大声吆喝,"今日擂台,不论身份贵贱,只要能解开算学谜题,或是提出改进机关的妙策,皆有重赏!"

起初,围观者多是好奇的市井百姓。但当有人亲眼目睹速算盘眨眼间算出复杂税账,当孩童用算筹破解了"鸡兔同笼"的难题,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甚至有账房先生、工匠师傅主动参与讨论,提出许多实用建议。

此事很快传到宫中。皇帝微服前来,混在人群中看得津津有味。见一老掌柜用算筹推演商铺盈利,他忍不住上前请教。老掌柜不知对方身份,热心讲解:"老爷您看,这加减乘除就跟过日子一样,算明白了才不吃亏。朝廷要是都用这法子管账,咱们百姓也能少受些蒙骗。"

回宫后,皇帝即刻下诏:在六部增设算学主事,各州县设立"民生学堂",由翰林院编写通俗教材。同时,命陆明远等人牵头,将机关术应用于水利、城建等实务。

一年后,应天城焕然一新。新修的水利设施采用改良后的机关水闸,可自动调节水位;城墙防御工事融入机关陷阱,匪患锐减;百姓们拿着新编的《算学启蒙》,也能算出自家该缴多少赋税。

更深远的影响,发生在士林之间。以往被轻视的算学、机关术登堂入室,各地书院纷纷开设杂学课程。学子们不再局限于经史子集,开始将目光投向经世致用之学。正如王山长在升任国子监司业时所言:"圣贤之道,既在书中,也在民生烟火里。"

多年后,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总会想起那个改变朝局的盛夏。皇帝的一纸圣裁,不仅为应天书院学子正名,更撕开了千年陈规的裂缝,让算学、机关术等"杂学"得以重见天日,为大历朝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革新之路。而陆明远在翰林院的手记中,那句"学问无贵贱,致用方为道",也是真理性的论断。

喜欢唐代秘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唐代秘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唐代秘史最新章节 - 唐代秘史全文阅读 - 唐代秘史txt下载 - 南极老翁的全部小说 - 唐代秘史 全本小说网

猜你喜欢:庆余年神话版三国锦衣夜行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三国:开局获得霸王武力无敌六皇子一品布衣镇国傻世子红楼之挽天倾大明国师黜龙将门枭虎德意志崛起之路最强火箭兵大赵嫡次子镇北王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穿越古代:开局就要被砍头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大明:寒门辅臣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铁血强国布衣枭雄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完本推荐:诡秘之主全文阅读十日终焉全文阅读遮天全文阅读凡人修仙传全文阅读大奉打更人全文阅读庆余年全文阅读儒道至圣全文阅读网游:我有超神级天赋全文阅读万古神帝全文阅读重返84:从收破烂开始致富全文阅读仕途人生全文阅读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全文阅读帝尊全文阅读这个北宋有点怪全文阅读天渊全文阅读开局长生不死,谁都以为我无敌全文阅读神秘复苏全文阅读离婚后,我闪嫁了首富全文阅读我的法宝都是规则系全文阅读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全文阅读
最近更新:妄为冷莫颜与楚潇传我在末世里饲养诡神绝嗣暴君唯一崽,宇宙都想来摸摸假千金绑定神豪系统,养崽爆红了可以穿书后,我靠捡垃圾赚翻了星际直播:假千金靠蓝星文明封神惊骨搞钱难?我在人间画魂赚麻了抢鬼子的武器虐鬼子民国佳人之摇曳生姿全球饥荒,大佬们为了养我杀疯了顶级甜妹:在限制级修罗场钓疯了黑雾求生:我的向日葵能导航听懂宠兽说话,我在末世带飞国家换嫁大荒地?大小姐随军被偏宠了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我的师座林译绣骨贞心替嫁一夜后,禁欲反派他又争又抢腌臜玫瑰三星演义五个兽夫玩虐恋?雌主她只想离婚斗罗:一根命运笔,书写未来无双唐帝芙蓉灯下骨怀上崽崽后,我成了豪门真千金万界代购,我给国家当供应商谁说华夏无神?外神亦是神!我提离婚后,清冷老公破戒了

唐代秘史最新章节手机版 - 唐代秘史全文阅读手机版 - 唐代秘史txt下载手机版 - 南极老翁的全部小说 - 唐代秘史 全本小说网移动版 - 全本小说网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