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让大家觉得每顿饭有鱼有肉很正常,在古代你要是在一个平民家庭,有没有得吃都是未知数。二千年了,老百姓就为了一口吃的,也只是为了吃点粗粮,填饱肚子活下去。至于吃香喝辣,官僚权贵阶级才有可能。
说到古代吃饭的事儿,不少人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大街上热气腾腾的小摊、热闹非凡的菜市场、琳琅满目的新鲜瓜果蔬菜、肥美的猪羊牛肉……可真要是穿越过去,你会发现,古代的“菜市场”真没这么神气。
在唐宋之前,真正意义上的“菜市场”都是小规模的,叫“市”或者“肆”。你想象的大市场基本只出现在都城或大城市,比如长安、洛阳这种地方,乡下、县城甚至县治以下,市场简陋得让人想哭。卖的东西呢?主打本地应季,别说牛羊肉,就连猪肉也不是你天天想吃就能吃到的。大多数普通百姓吃肉的机会少之又少,能在菜市场上买到一小块猪肉,已是喜事一桩。
更扎心的是,很多时候,市肆还受政府管控。比如唐朝规定市场营业时间,一般是白天,中午或下午收市,晚上不许摆摊。宋代稍宽松,但也不是到处灯火通明、夜市繁华,那是大城市的事,乡下照样天黑闭市。你穿越成个普通农户,去菜市场还得看天看时机,不是想逛就逛。
你以为穿越回去,随便搞点调料就是“御厨水平”?抱歉,现实远比小说残酷。古代调料种类极少,价格高得离谱。
盐——最珍贵的“调味品”。在现代,盐是最普通的东西,超市几块钱一大包,随便买。但在古代,盐的地位可不一般,属于官府专营,价高且管得死。很多朝代甚至专门靠盐税养国家财政。普通百姓吃盐都得精打细算,有的地方百姓吃不到官盐,只能去偷偷买私盐,还得担心被抓住问罪。盐不足导致很多人的饭菜淡到几乎没有滋味,甚至缺盐会带来健康问题,比如地方性甲状腺肿。穿越回去要是随手撒盐,那可能被人怀疑你家有矿。
糖,那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别以为古代也有现代这种随便喝杯奶茶、吃块蛋糕的甜蜜时光。糖在古代绝对算奢侈品,尤其是精制的白糖。唐宋时,只有富贵人家和皇宫能常见糖。平民想吃甜味?最多弄点蜂蜜,但蜜也不便宜,还不可能随便用。别说做糖醋排骨了,光是弄到醋和糖就已经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穿越过去真想每天甜点相伴,先想想你钱包里的钱够不够买几两糖吧。
很多现代人喜欢吃辣,一想到穿越就幻想着古人也在火锅、辣子鸡前大快朵颐。可实际上,辣椒是明朝中后期才从美洲传入中国的。唐宋元明初都没有辣椒这个东西。川菜的“麻辣”味道是在辣椒传入后才形成的。你穿越到汉朝、唐朝去问人要辣椒,那人家可能以为你在说胡话。没有辣椒的古人,饮食口味其实更清淡、单调。
有人说,那古人没辣椒,花椒总有吧。确实,花椒、胡椒这些东西古代是有的,但你得知道,那玩意儿可不便宜,尤其是胡椒,主要靠海路进口,价格极高,被称作“胡国之宝”,贵得离谱。花椒虽然本土有,但因为种植范围有限,也不是人人都能用。像现代那种炖菜撒一把、炒菜放一勺的操作,普通百姓不敢想。胡椒的贵,一度让它和金银一个地位,作为贡品上缴皇宫。
古代确实有类似酱油的调味品,比如“豉油”“豆豉汁”,但和现代酱油的工艺和口感根本没法比,味道粗糙、咸味单一。醋倒是有,不过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时候味道冲得难以入口。至于味精?想都别想,那可是现代工业产物。古代的鲜味来源主要靠熬高汤,熬得稠稠的肉汤、鱼汤才能有鲜味,但这意味着你得有肉有鱼,哪是家家户户都能做到的?
古代普通人餐桌上的主角,是各种粗粮:黍、稷、粟、荞麦、豆类,还有高粱、薯类(马铃薯更晚引进)之类的填肚子的东西。唐代中期以前,江南尚未成为全国粮仓,主食多靠黄米、高粱;北方呢,大多是粟米(小米),吃得多了伤胃,但没得选。白米、精面——那真是富贵人家的特权。即便到了明清,乡下人吃精米白面都得逢年过节。
更惨的是,收成不好时,树皮、草根都得上桌。明代《农政全书》记载,有年灾民“刮树皮,舂为粉,合野草为饼,以济饥”。
穿越小说里常写主人公大口吃肉、炖肉、烤肉,配美酒大快朵颐,读着爽,现实却是大部分古代人一年吃不上一回肉。
在古代,肉类普遍稀缺,尤其猪牛羊。牛还多是役用,宰杀需官府批准。唐律明文规定“盗杀官牛杖一百”。猪是主要肉源,但养猪成本高,百姓养一头猪得过年才舍得杀。羊肉更少,多是士大夫、军队或祭祀用肉。
渔猎?别看水网密布,打渔也是要交税的,鱼类多供官用或市场高价出售。百姓能吃到的,多是干鱼、腌鱼、咸肉、风干肉之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历史不是爽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