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松一路小心翼翼,片刻不敢停留,终于在天完全黑下来前赶回了家。进门那一刻,他摸着怀里工作函大出了一口气,一路担惊受怕,现在终于安心了。
“贵梅倒杯水”。
正在灶房的彭贵梅,舀了一大碗水走了过来,“累了吧,我去给你热热饭”。
李大松接过碗大口喝了起来,然后说道:“吃饭不急,你先去叫大哥大嫂过来,有好事,天大的好事”。
彭贵梅也没多问,接过碗便转身出去了。
见彭贵梅走了,李大松打开麻袋,从里面取出用报纸包的猪头肉,两梱烟叶,酒和皮蛋,放在桌上。慢慢打开报纸,见报纸被油浸湿了,他暗道一声可惜了。
“老二你叫我和你大嫂过来啥事,你今天为啥没去上工,哎呦、这菜和酒那弄的”。
李大为看着桌上菜很是惊讶,他现在都不知道李大松去了县里,早上还是弟媳妇请的假。
彭大丫看着菜也很惊讶,但老伴问了她便没开口。彭贵梅见状立马去灶房取碗,她知道准是顺子送的,大松身上没钱再说也舍不得买。
李大松立马起身道:“大嫂,哥你们先坐下,咱先吃着慢慢说。今天我一大早去了县里,顺子叫去的,怕那一家人知道,我没说”。
接过彭贵梅递过的碗,李大松也干脆,一瓶酒两人直接分了,一人半斤。
然后从怀里掏出工作函,递给李大为说道:“顺子给的工作指标两个,县里棉纺厂,现在还是临时工半年转正,一个二百,我们一家一个”。
说完夹了一筷子猪头肉,喝了一口酒,他激动啊!家里终于出了一个工人。
“啥”,彭大丫惊呼,彭贵梅捂着嘴满脸不置信。
李大为手颤抖的打开折着的纸,仔细看了一遍,然后端起碗喝了一大口酒。
“老头子真的吗”?
见李大为点头承认,彭大丫从他手中接过碗也喝了一口,这一刻她感觉酒一点不辛辣反而很甜。
“顺子还说什么没有”。
“说了”,李大松放下筷子道:“顺子说如果是春梅(李友柱媳妇)她们去,以后孩子们户口可入城,有粮食定量。但他是建议,还是要看我们”。
这下众人沉默了,好好的工作给了媳妇,儿子在家种地,虽然以后孙子们户口能进城有粮食定量,但万一媳妇………。
不行绝对不行,李大为摇摇头,“老二这件事不行,顺子也是一番好意,毕竟年龄小,有些弯弯绕绕他还不懂,这事以后别提了”。
李大松点点头,他本来也没打算让儿媳妇去,自家的工作凭啥给儿媳妇,万一进了城出个幺蛾子,搞不好竹篮打水一场空。
“钱怎么办,我们也没这么多钱,另外这个工作给谁合适”。
彭大丫犯愁了,没工作吧无所谓,兄弟们都是在地里扒食。可是现在有机会进城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给谁啊!
李大为夹了肉往嘴里送,美滋滋的喝了一小口酒说道:“明天就要分粮,到时候叫孩子们跑趟黑市把粮卖了,工作要紧”。
“至于谁去”,李大为放下筷子说道:“抽签,让老天爷决定,这谁也怨不着,去的人以后还这二百块钱”。
李大松举手表示赞同,“这最公平,这样孩子们,也不会为了这事分了兄弟情份。事不宜迟,今天我们都在就今天抽,老伴你去把孩子们叫来,大哥你觉得怎样”。
李大为朝彭大丫点点头,然后和李大松喝了起来,事情解决了,心情非常好。
彭大丫、彭贵梅两妯娌,立马起出去叫孩子们。
“大哥我真想不到,顺子出息了还记得我们,这可是工作啊!到现在我还有点不相信”。
李大松喝着酒感慨着,以前傻小子长大了,能照顾家人啦。
“这事先别说,人家问就说去城里打短工,千万别说工作的事,也别提顺子”。
秋收后,会有一些人去城里打短工做苦力,这都是默许的。
“我知道”。
李大松点点头,“咱不可能给顺子添麻烦,大哥你多吃点肉,我中午吃过了。顺子就是手松,我过去弄了几个荤菜,还有这皮蛋、烟叶也是顺子送的,说好了一人一半”。
李大为见不得李大松一脸得瑟样,正要骂两句,哗啦啦一群人走了进来。
“爸,你和二叔开小灶啊”!李友兵一边说一边伸手去抓猪头肉,现在他年纪最小,还没有结婚,也最跳脱。
“像什么样”,李大为一筷子打在李友兵手背上,李友兵真喊疼,众人笑了笑,习惯了。
李大为看了一圈,见儿子、侄子们都来齐了,一脸正色道:“老伴在弄两盏灯过来,弄亮一点,另外把孙子们带出去。
还以为要说正事了,搞半天要点灯,这人越老经杆子越长(土语事多的意思),李友兵小声嘟囔着。
灯都点亮了,李大为却不急,夹着猪头肉嚼着。
“老头子,有完没完”,彭大丫看不下去了,这老东西还装上了,于是说道:“你们兄弟顺子弄了两个工作指标,县里棉纺厂的,暂时还是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难忘的1960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难忘的1960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