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诚、张伯驹和袁克文三人走进一家酒店,酒店分为餐厅、舞厅和书房。袁克文挑选了一个套间,室内装饰典雅,烛光摇曳,清脆的碰杯声在空旷的餐厅里回荡。
张伯驹不饮酒,坐在上座上喝茶。王至诚和袁克文坐在桌子两旁对饮。喝过了一杯,王至诚问道:“你们听说过吴步蟾的《落水兰亭帖》吗?”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张伯驹放下茶杯,赞美道,“那可是绝世珍品啊!”
袁克文一听却皱起了眉,怅然一声,说道:“吴步蟾因上书劝阻帝制,被一伙热衷帝制的爪牙所难,几遭不测,至今下落不明。”
“为何这么说?”王至诚劝道,“你我年纪轻轻,来日方长,未来还有更多的机会!”
袁克文微微叹息:“吴步蟾怀抱祖传的《落水兰亭帖》,求售于王式通。王式通留吴步蟾吃了顿便饭,仔细赏玩此帖。恰好我来访,王将此事告知我。我当时一拍胸脯……”
王至诚问:“怎么样?”
袁克文慨然说:“当时我对吴步蟾保证,‘我愿意送你到天津,然后乘船回南。’于是陪同吴茂才一起赴前门车站。然而,到了车站我才发现自己囊空如洗,只好向仆从借了五元钱,买了一张车票送吴茂才去了天津。吴茂才听完感动地说:‘《落水兰亭帖》应该改名为《五元一命兰亭帖》了。’”说着,袁克文嘴角挂上了一抹笑意。
张伯驹在一旁,忍不住大笑,道:“五元换来《落水兰亭帖》?”
“后来呢?”王至诚迫切地想知道后续发展,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袁克文小酌了一口,说道:“我得《落水兰亭帖》后,日日临摹,并按吴步蟾的一句戏言,在帖上题了《五元一命兰亭帖》。”
“吴步蟾回家便隐居起来,直到段祺瑞执政时,有京兆尹邀请吴茂才北上参政,吴坚辞不就,且说:‘我可没有第二个《落水兰亭帖》,再说,世上也没有第二个寒云公子。五元难得,一命难全,我再也不进京了。’”
王至诚听到这里,问道:“我能一睹《五元一命兰亭帖》吗?”
“这个,此帖后来辗转到了于右任的手中……”袁克文的声音渐渐低沉,似乎在追忆那段历史的沉重。
王至诚问:“我在上海和于右任一起一二天,没有听他说过此帖?”
“在于右任的手里失踪了。据说党玉琨偷了送给她的小老婆。”袁克文绘声绘色地讲述:“在9月5日上午,冯玉祥部由宋哲元指挥工兵按下电钮,只听雷鸣般地轰隆一声,凤翔城的城墙便出现了一个约一、二十丈宽的大豁口。随着炮声、枪声、冲锋号与喊杀声,整个城池仿佛在震动,铺天盖地,震耳欲聋!攻城部队蜂拥而入,经过激烈的巷战,党玉琨部死伤官兵两千,五千多人被俘,党玉琨在乱军中被击毙。他的小老婆‘小白鞋’,连同不满周岁的婴儿也被活捉。”
张伯驹皱眉,眼中流露出忧虑之色:“这场战役,凤翔城约万人葬身于炮火之中,死尸遍地,一片焦土。军阀混战给凤翔城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啊!”
袁克文遗憾地说:“一幅《落水兰亭帖》就这样没了下落。”
“真没想到袁克文还是编故事的文学高手。”王至诚先是赞扬,随后又质问道:“前段日子,奉天还到处捉拿‘小白鞋’,现在又回到凤翔城了?”
袁克文不以为然,调侃道:“这说明什么?我寒云的青帮和上海王亚樵的斧头帮都来到了奉天,奉天是张学良的地盘,三根豆芽菜,没有‘小白鞋’的吧。”
张伯驹说:“东北和陕西在文物上根本没法比,党玉琨早已盯上了昭陵和乾陵,屯兵于凤翔城。‘小白鞋’弃奉天回了凤翔,可惜遇上了冯玉祥部。”
王至诚心中一沉,低声说道:“宋哲元却连一个孩子都不放过?党玉琨与‘小白鞋’曾经的种种罪行,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连累无辜孩子的理由。”
袁克文继续说道:“宋哲元获得的不仅仅是凤翔城,还有党玉琨盗掘的珍贵文物近百口大箱子,其中少部分窃为己有。”
张伯驹皱眉,忧虑道:“这些文物很可能被变卖,换成武器弹药,一旦运往长安,恐怕会落得东陵宝藏同样的悲剧。我们不如离开奉天,前往长安或许能为国家抢救一些。”
袁克文的语气变得坚决地说:“这个你倒请放心,冯玉祥对文物的爱护之心不在你我之下。我们见了张汉卿再说不迟。走,我们到书房去。”
王至诚和张伯驹紧随其后进了隔壁的书房。没想到袁克文酒后写起字来如同腾云驾雾,纵横驰骋,豪情奔放,气势如虹,宛如苏东坡再世。连张伯驹自叹不如。
王至诚心中暗自思忖:袁克文的篆书圆劲苍朴,取法于钟鼎文字,而他的楷法则从颜体入手,楷书圆润柔情的捺脚,在他笔下竟然化作了似刀如切的直捺脚,连笔圆转的草书,变成了宽博涌动的图画,隶书之柔性美在他手下更是变成了“折金钗”型的刚性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文化英雄联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文化英雄联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