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瞬间凝固。张建军攥紧了改锥,苏晓梅的账本啪嗒掉在地上。前世就是这样开始的:一个看似随意的质疑,接着是没完没了的检查,最后...
"早检测过了。"陈志远从柜台下取出文件,"省计量局发的合格证。"
王科长讪讪地摸了摸鼻子。糖烟酒公司的李经理却凑近电子秤,突然问道:"能称十斤白糖吗?"
"称一百斤都行!"张建军猛地按下开关,数码管亮起的红光映在他兴奋的脸上。
当李经理看到电子秤精确显示"5.00kg"时,态度立刻热络起来:"我们仓库正缺这种..."他瞥见秤体上的"志远"二字,突然改口,"缺专业设备。"
谈判在试吃台旁展开。苏晓梅端来的辣酱小样被一扫而空,李经理的钢笔在订单上悬了半天,最终写下"首批200瓶"。这个数字让少女眼睛一亮——相当于厂里三天的产量。
"不过..."李经理的转折让所有人心头一紧,"得上我们的专用标签。"
他从公文包掏出张红底金字的贴纸,"国营县糖烟酒公司专供"几个大字下,留着小小的空白生产日期栏——前世赵家就是在这里做文章,将过期责任转嫁给生产方。
"可以。"陈志远爽快答应,"但得加我们自己的防伪标记。"他亮出准备好的激光贴纸,对着阳光能看到隐藏的"晓梅辣酱"字样——这是张建军用X光机改装的防伪设备做的。
合同签完已近中午。考察组前脚刚走,后脚就来了群不速之客——对面百货的老刘带着几个售货员,借口"学习观摩"在店里转来转去。老刘尤其关注价签,时不时掏出小本记录。
"比国营店便宜一毛钱..."他嘟囔着翻开辣酱价签,突然瞪大眼睛,"这...这不可能!"
楚明月设计的立体价签背面,赫然印着国营店的零售价——红星百货每样商品都便宜一毛。这个细节像记耳光甩在老刘脸上,他涨红着脖子吼道:"扰乱市场价格!"
"刘主任。"苏晓梅突然开口,声音轻柔却坚定,"去年县里发的《搞活流通若干意见》您学习了吧?"她翻开账本附录的文件,"这里写着'允许乡镇企业产品自定价格'。"
老刘的搪瓷缸差点脱手。他当然不知道,这份文件是周雅通过省报内参推动的,而苏晓梅参加了全县商业政策培训——用她的话说"要懂游戏规则才能玩"。
下午的客流超出预期。附近工厂下班的女工们挤在化妆品柜台前,对楚明月设计的试用装爱不释手;老支书带着村干部来看电器,对着"雪莲"电扇的价签直咂嘴;最热闹的是儿童区,张建军组装的电动小汽车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
"陈总!"收银台的小姑娘突然惊呼,"纸票不够找了!"
陈志远打开钱箱,早准备好的零钱已经见底。苏晓梅立刻从内袋掏出扎好的毛票——这是她凌晨就去信用社换的。少女数钱时睫毛在脸颊投下扇形阴影,发丝间别着的钢笔微微发亮。
暮色降临时,楚明月在橱窗前挂起煤油灯。暖黄的光晕透过她改造的彩色玻璃瓶,在墙面投下梦幻的光斑。路人纷纷驻足,有个穿喇叭裤的青年甚至想买这盏灯。
"第一天营业额..."苏晓梅将算盘打得噼啪响,突然倒吸一口气,"八百六十七元三角二分!"
这个数字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工资。张建军兴奋地撞倒一摞脸盆,楚明月则掏出速写本记录顾客动线。陈志远望向马路对面——国营百货早已关门,老刘蹲在台阶上抽烟,烟头在暗处明灭如警惕的眼睛。
打烊后的总结会上,楚明月提出个大胆设想:"我们应该做会员制。"她展开的图纸上画着卡片样稿,"凭卡积分换礼品,比如..."她指向墙角那堆彩色玻璃瓶。
"账目处理很麻烦。"苏晓梅皱眉。
"不,能锁客。"陈志远突然想起前世的超市大战,"明月设计卡片,晓梅做财务模型。"
讨论被突如其来的拍门声打断。门外站着个穿旧军装的老汉,怀里抱着个陶罐——正是当年装第一瓶辣酱的那个。苏父局促地站在霓虹初亮的街头,脚上的解放鞋还沾着泥。
"爹?"苏晓梅慌忙开门。
老人将陶罐放在簇新的玻璃柜台上,粗糙的手指抚过一道几乎看不见的裂缝:"当年...就用的它。"他掀开盖子,里面是腌得油亮的辣酱,"给新店...添个彩头。"
陶罐里的辣酱在灯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香气勾得张建军直咽口水。陈志远想起七年前那个雨夜,苏父就是用这罐辣酱,换了他一支钢笔给女儿学算数。
楚明月突然举起相机。快门声中,几代人隔着陶罐相视而笑的画面被永恒定格——后来这张照片成为红星集团的"创业精神"象征,挂在每间办公室的墙上。
夜深了,陈志远独自清点着货架。月光透过彩色玻璃瓶,在地面投下斑斓的影。他突然发现柜台角落有本被遗忘的笔记本,翻开竟是苏晓梅的今日总结:
"顾客建议:
王婶想要更辣的配方
李老师问有没有小包装
穿绿军裤的大爷说..."
字迹工整如印刷体,却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洇开几滴油渍——想必是记录时被辣酱溅到了。陈志远轻轻合上本子,这比任何商业报告都珍贵。
回家路上,他在县邮电局门口停了会儿。1985年的小城夜色中,墨绿色的邮筒像沉默的卫士。陈志远将准备好的信投进去——给深圳林美玲的戒毒中心汇款单,落款是"青龙山泉"。
最后一班公交车驶过,车灯照亮了电线杆上的大字标语:"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光斑在陈志远眼中跳动,与记忆中2025年的霓虹广告重叠。前世此时,赵明辉正用林美玲套取他的商业机密;今生,第一家实体店的红灯笼已在夜风中轻轻摇曳。
他在新换的牛皮笔记本上写下:"渠道建设:1.价格锚定策略;2.体验式营销;3.会员体系。"钢笔在"会员"二字上顿了顿,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明天将有人带着店铺照片去省城,说服百货大楼给"雪莲"电扇最好的位置。
而在二十公里外的农机厂宿舍楼,赵建国正对着电话咆哮:"什么?一天卖八百?"烟灰缸里堆满烟头,玻璃台板下压着的,正是红星百货的剪报。
喜欢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