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李青就被窗外的鸟鸣声唤醒了。
她下意识地往身旁摸去,被窝里还残留着王轱辘的体温,却不见人影。
推开窗户,晨风裹挟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草莓大棚的塑料薄膜在朝阳下泛着银光。
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响。李青轻手轻脚地走过去,看见王轱辘正光着膀子在灶台前煎鸡蛋,结实的后背肌肉随着动作起伏,肩胛骨处那道陈年伤疤在晨光中格外明显。
"起这么早?"李青从背后环住他的腰。
王轱辘转身在她额头落下一吻:"今天生态山庄试营业,得早点去盯着。"
他下巴上的胡茬刮得干干净净,身上带着淡淡的香皂味,藏青色工装裤腰间的皮带扣还闪着水光,显然是刚冲过凉。
梨生揉着眼睛出现在门口,怀里抱着个变形金刚书包:"爹,我的数学作业得了满分!"
小家伙献宝似的举起作业本,鲜红的"100分"格外醒目。
王轱辘单手把儿子拎起来颠了颠:"好小子,比你爹强。"
他转头看向李青,眼里闪着狡黠的光,"我小时候数学就没及格过。"
"胡说!"张婶端着簸箕走进来,里面是刚摘的嫩黄瓜,"你三年级还得过速算比赛奖状呢。"
老人今天穿了件崭新的碎花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显然是要迎接重要日子。
生态山庄的试营业是合作社今年的大事。七叔公天没亮就去监督最后的布置,李大勇更是连夜检查了所有设施。
李青给梨叶扎小辫时,小丫头兴奋得坐不住:"娘,我能当小导游吗?我跟张奶奶背了好多故事呢!"
早饭桌上,王轱辘的手机突然响起急促的铃声。他接起来听了两句,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确定是金穗的人?"
李青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金穗农业就是上次博览会上老周的公司,虽然老周被抓了,但这家企业还在运转。
"怎么了?"
王轱辘挂掉电话,眉头皱成个川字:"有人在咱们山庄门口拍视频,说是要曝光'黑心农家乐'。"
七叔公拄着拐杖走进来,老花镜片上沾着晨露:"意料之中。"
老人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金穗的新经理是周金的表弟,昨天刚上任。"
生态山庄坐落在合作社后山的缓坡上,十栋原木小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梨树林中。
李青和王轱辘赶到时,果然看见几个举着自拍杆的年轻人正在大门口转悠,其中一个还特意对着"有机认证"的铜牌拍特写。
"各位是来参观还是住宿?"李青上前一步,声音比想象中镇定。
领头的是个染着黄毛的小伙子,手机镜头直接对准李青的脸:"我们是自媒体'真相探客',接到举报说你们这里卫生不达标......"
王轱辘不动声色地挡在李青前面:"举报信拿出来看看。"
黄毛噎了一下,随即梗着脖子嚷嚷:"消费者有权知道真相!你们敢做不敢认?"
正在僵持时,一辆县卫生监督的车缓缓驶来。
车上下来两个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胸前别着执法记录仪:"例行检查,请配合。"
李青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王轱辘却突然笑了,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随便查。"
检查持续了整个上午。黄毛一行人跟着卫生监督员上蹿下跳,恨不得把每块地砖都撬起来看。
李青带着梨叶在厨房准备午餐,小丫头忧心忡忡地问:"娘,咱们山庄会关门吗?"
"不会。"李青斩钉截铁地说,手里的菜刀将黄瓜切成均匀的薄片,"身正不怕影子斜。"
中午十二点,检查结果当场公布——所有指标全部合格,部分项目甚至远超标准。
卫生监督员对着镜头郑重声明:"青山生态山庄是目前我县卫生评级最高的乡村旅游点。"
黄毛灰溜溜地想溜,却被王轱辘拦住:"别急,吃了饭再走。"他指了指不远处的长桌,"合作社待客的规矩。"
晒场上摆开了十米长的流水席,刚摘的蔬菜、现杀的土鸡、合作社自产的梨膏水,香气飘得老远。
黄毛一行人起初还扭捏,最终抵不过美食诱惑,吃得满嘴流油。
"其实......"黄毛啃着鸡腿,含混不清地说,"是有人花钱雇我们来的。"
七叔公捋着胡子笑了:"我们知道。"
下午的正式开业顺利得超乎想象。首批游客中有不少是看了省电视台纪录片慕名而来的,还有几位省城美食博主,举着相机拍个不停。
梨生穿着小号合作社制服,像模像样地给客人讲解梨树的生长周期;梨叶则带着一群小朋友采草莓,粉色的连衣裙在绿叶间时隐时现。
夕阳西沉时,李青靠在观景台的栏杆上喘口气。王轱辘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递来一杯冰镇梨膏水:"累了吧?"
"值了。"李青抿了口酸甜的饮料,看着远处欢笑的人群,"今天营业额抵得上半个月的订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轱辘杆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轱辘杆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