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熊之丘上空,人道气运凝聚成一条前所未有的璀璨金龙,盘旋游弋,鳞爪飞扬,其势煌煌,威压洪荒!洪荒万族侧目,妖族避退北冥,巫族残部蛰伏南荒深处,昔日依附大族的小族群更是战战兢兢,人族“天地主角”的气运大势,已成定局!
高台之下,万民匍匐,山呼“轩辕黄帝”之声如海潮般汹涌不息。力牧、风后等重臣肃立两侧,眼中含着血战后的疲惫与无上荣光。广成子等阐教金仙立于云端,仙光缭绕,俯瞰着这由他们扶持而起的煌煌人道盛世,面带矜持的微笑。九天玄女所赠的兵符、阵法、农桑之书,已然成为治理新朝的基石。一切似乎都臻于完美,人皇之位,仿佛唾手可得。
然而,高踞于九鼎环绕的玄黄帝座之上,轩辕黄帝那威严的面容深处,却藏着一丝连广成子都难以察觉的…茫然与空洞。
权力登临绝顶,九州一统,万民归心,外族俯首。可那传说中感应天道、与日月同辉、与山川同寿的“人皇果位”,却如同镜花水月,始终未曾降临。他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庞大到难以想象、足以撼动洪荒天道的功德之力,悬于头顶,却如同隔着一层无形的、坚不可摧的琉璃壁障,无法真正融入他的神魂,点燃那通往不朽的圣火。
夜,深沉。有熊之丘最高的观星台上,寒风凛冽。轩辕独自一人,褪去了象征无上权柄的玄黄衮服,仅着素麻单衣,负手仰望浩瀚星穹。星空璀璨,北斗指引,紫微帝星高悬,光芒似乎与他身负的人道气运金龙遥相呼应。可这呼应,冰冷而遥远。
“师尊,”轩辕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打破了夜的寂静。广成子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身后,月白道袍纤尘不染。“弟子…心惑。涿鹿已定,万民归心。为何…那天道所钟的人皇之位,依旧渺茫?这悬顶的功德,为何…拒吾于门外?” 他摊开手掌,掌心似乎能感受到那股磅礴却无法触及的力量在流淌、在拒绝,如同最甘冽的泉水流过干渴的唇边,却无法啜饮一滴。
广成子仙风道骨的面容上,掠过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或许都未曾完全明了的复杂。他轻捋长须,目光深邃,望向那横亘万古的星河,缓缓道:“共主之功,震古烁今,一统人族,定鼎洪荒,功德无量,此为实。然…” 他话锋微转,带着仙家特有的缥缈与一丝难以言喻的疏离,“人皇果位,非仅止于武功霸业,更在于…文明之始,传承之基。”
“文明?传承?” 轩辕剑眉微蹙,眼中金芒闪动,带着帝王的锐利与不解,“吾命风后定历法,使民知四时;命力牧统军制,保境安民;设百官,分九州,制礼乐,定人伦…此非文明?此非传承?”
“是,亦非全是。” 广成子微微摇头,声音如同穿过岁月的风铃,“陛下所立,乃制度之筋骨,疆域之轮廓,秩序之外壳。然文明之魂,传承之髓,在于思想之凝结,智慧之流传!口耳相传,易失真义;结绳记事,难载精微。若无载体跨越时空,纵有盖世功勋,亦如沙上画痕,终将被岁月长河抹平,后人何以知陛下之功?人族智慧何以层层累进,薪火相传?”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轩辕,投向更遥远、更本质的层面:“共主,您统一了人族的身躯,凝聚了人族的气运。然人族之魂,尚缺一把开启永恒传承的…钥匙。” 他指向自己额心,又指向无垠的夜空,“此钥匙,不在刀兵,不在权柄,而在于…能铭刻思想,沟通古今的符号!此乃天道予人族最大的考验,亦是成就人皇果位最后、也最重的一块基石!”
“符号…” 轩辕喃喃重复,如遭雷击。广成子的话语,如同冰冷的凿子,狠狠凿开了他内心那层名为“功业圆满”的坚冰,露出了下面深不见底的虚空。他环顾自己一手缔造的盛世:雄伟的都城,井然有序的街巷,肃立的甲士,田间劳作的农夫…这一切看似稳固,却仿佛建立在流沙之上。他恍然惊觉,自己倾尽一生心血铸就的九鼎,刻画的不过是地理与物产,是物质的疆域,却无法承载一个部落老者口述的古老歌谣,无法记录风后推演星辰轨迹时那灵光一现的算式,更无法将涿鹿战场上那万民一心、以弱胜强的信念与智慧,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千年之后的子孙!
一股前所未有的、混杂着明悟与巨大失落的寒意,瞬间席卷了轩辕的四肢百骸。他挺拔的身躯几不可察地晃了晃,那身负的人道气运金龙仿佛也黯淡了一瞬。原来,自己距离真正的不朽,还隔着一条名为“永恒传承”的鸿沟!这条鸿沟,比涿鹿战场更加深邃,比蚩尤的虎魄巨斧更加难以逾越!
深深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淹没了这位盖世雄主。不是身体的倦怠,而是灵魂深处,对那看似触手可及、实则遥不可及之道的…无力感。他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那曾洞穿战场迷雾、令万军慑服的锐利金芒,已然被一种勘破世情的沧桑与淡漠所取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荒:洪荒演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洪荒:洪荒演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