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
一道七彩斑斓、蕴含着无上度化伟力的神光后发先至,瞬间没入血海!七彩神光与接引佛光交汇,化作一个巨大的光茧,将血海中那点微弱的金光牢牢护住,隔绝了所有污秽煞气的侵蚀,更有一股温和而宏大的力量托举着光茧,逆着汹涌的血浪,朝着幽冥之外、朝着西方清净琉璃境的方向,破浪而出!
轰!
光茧冲出血海,撕裂幽冥阴霾,如同一颗逆飞的流星,稳稳落在须弥山莲台之上。光茧散去,露出其中昏迷不醒、但周身金光流转不息的地藏。
接引与准提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欣慰与赞叹。接引指尖一点柔和金光没入地藏眉心,助其稳固心神,涤荡血海污秽。准提则抚掌笑道:“好!好一个‘血海渡己身’!此子心性坚韧,慧根深种,更怀渡尽地狱之大悲悯心!当为我二人关门亲传!”
药师看着昏迷中仍眉头紧锁、仿佛承受着无尽苦难的少年,眼中悲悯之色更浓。弥勒也收起了嬉笑,看着地藏,胖脸上第一次露出郑重的神色,低声道:“乖乖…从那个鬼地方爬出来?这师弟,了不得啊!”
迦叶、日光、月光等记名弟子,看着莲台上那来自血海的异类少年,感受着他身上那与西方教义无比契合的悲悯金光,亦是心潮起伏,神色复杂。
接引目光扫过座下三位亲传——悲悯疗苦的药师,欢喜未来的弥勒,以及自血海污浊中绽放金莲、誓度幽冥的地藏。又看了看侍立一旁、根基深厚的日光、月光、迦叶等记名弟子。西方教道统,虽仍处贫瘠,却已显峥嵘气象。
“西方虽贫瘠,” 准提道人目光灼灼,望向洪荒东方那富饶广袤、仙气缭绕之地,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然大道东引,机缘在人!吾等教义,当如这菩提之种,遍洒十方!药师、弥勒、地藏,尔等好生修行,他日随为师…须向东行!”
一个“东”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清净琉璃境中荡开无声的涟漪。接引闭目,低宣一声道号,悲苦的面容下,似有宏愿在无声酝酿。
三十三天之外,混沌翻涌,地水火风肆虐。
在这绝对的虚无与狂暴之中,却悬浮着一片宁静祥和的净土——娲皇天。此天非自然生成,乃是女娲圣人以无上造化伟力,于混沌中开辟的一方独立世界。天幕是流动的七彩云霞,大地是温润的五色玉石,其间仙山缥缈,灵泉叮咚,奇花瑶草遍地,珍禽瑞兽徜徉,处处弥漫着生命初生般的纯净与和谐。没有纷争,没有杀伐,唯有永恒流淌的造化道韵。
娲皇宫,便坐落于此天中央,一座由整块混沌温玉雕琢而成的九层宫阙。它没有玉虚宫的威严,没有碧游宫的喧嚣,更没有须弥山的佛光。它宁静,素雅,如同一位遗世独立的佳人。宫阙通体笼罩在一层朦胧的、充满生机的青色光晕之中,那是女娲造化大道的外显。
宫内最高层,一方露台延伸向混沌虚空。女娲娘娘独自凭栏而立。她身着素雅的宫装,长发如瀑,仅以一根青玉簪松松绾起。容颜绝世,却带着一种阅尽沧桑后的平静与疏离。她手中,把玩着一块温润的五色石子,石子在她指尖流转,散发出柔和的光晕,映照着下方翻腾不休的混沌气流。
她的目光,穿透了娲皇天的屏障,穿透了三十三天的阻隔,落在那片满目疮痍的洪荒大地上。
她看到了不周山断裂的巨大伤口,看到了被弱水浸泡后遗留的广袤泽国,看到了巫妖二族残部在苦寒北地挣扎求生的萧索背影,也看到了昆仑山上那三股迥异却同样鼎盛的圣威道韵(三清),更看到了西方须弥山那刚刚升起、带着东进野心的清净佛光(接引准提)。
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在那双阅尽万古的明眸深处一闪而逝。有对妖族凋零的黯然,有对洪荒破碎的叹息,更有对那即将因诸圣道统争锋而再起波澜的未来…一丝了然。
“巫妖已矣,圣道当兴…天道轮转,不外如是。” 她轻轻低语,声音空灵飘渺,仿佛来自遥远的天外。指尖的五色石子停止了流转,光华内敛。
她不再看那洪荒纷扰,缓缓转过身。素手轻拂,露台边缘,一株刚刚抽芽的混沌青莲幼苗在道韵滋养下,舒展着稚嫩的叶片,散发出微弱的混沌灵光。女娲的目光落在青莲之上,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而宁静,仿佛这株幼苗,便是她此刻世界的全部。娲皇宫内,唯余混沌气流在宫外无声翻涌,以及那永恒流淌的、孕育万物的造化清音。
喜欢洪荒:洪荒演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洪荒:洪荒演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