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笑声刚撞上水桥的涟漪,就化作一串银铃般的音符。这些音符在空气中弹跳,与金属人关节转动的“咔嗒”声相遇,立刻合成温暖的和弦;碰到翼星人翅膀扇动的“扑棱”声,又变作轻快的间奏;当蓝星人空灵的歌声加入,所有声音突然找到共同的节拍,在广场上空盘旋成圈,像无数双手在编织看不见的音网。
永潮站在“海”字树下,看着音网慢慢显形。那些流动的音符在空中凝成发光的谱线,谱线的节点处,标着不同的“家人”符号:地球的浪涛纹对应“哆”,望海星的星纹对应“来”,金属人的齿轮纹对应“咪”……最神奇的是,谱线永远留着空白的小节,像在给未加入的“家人”预留位置。当她伸手触碰空白处,指尖立刻传来细微的振动——是遥远的“绿星”发来的“试唱”,他们的“我在”声纹,刚好能填上这个空缺的音符。
广场上的孩子们开始用身体“演奏”。地球孩子拍手打出节拍,望海星孩子用晶体板折射阳光作“指挥棒”,金属人则调整关节的松紧度,让齿轮声变高变低。翼星人展开翅膀,膜状翅膀上的浪涛纹随着振动发光,像会唱歌的乐谱;蓝星使者用蓝宝石敲击地面,发出的“叮咚”声,恰好是合唱的“定音鼓”。一个刚学会说话的婴儿咿咿呀呀的声音加入时,整个合唱突然升调,谱线上的空白处立刻显影出个小小的音符,像宇宙在给最稚嫩的声音鼓掌。
三天后,“宇宙合唱谱”有了新乐章。绿星的使者顺着水桥的涟漪到来,他们的皮肤能随歌声变色——唱到“哆”变蓝,唱到“来”变绿,唱到“咪”变金,与广场上的“家人”符号形成完美的呼应。他们带来的“应答信物”是株“和声草”,草叶能模仿所有“家人”的声音,当孩子们对着草叶唱《浪花花》,草叶立刻用绿星的语言“翻译”出来,两种语言的旋律完全一致,像音乐在替宇宙写通用语。
永潮在整理合唱的声纹时,发现了“共振的秘密”。所有“家人”的声音频率,都与回水河的基频形成谐波,就像不同的乐器在合奏同一首曲子。她调出汉代戍卒的《守海谣》录音,发现两千年前的旋律,与现在的合唱有着相同的基频,“是浪涛在给我们当‘调音师’”,她指着声纹图上重叠的峰值,“从铜鱼符到合唱谱,宇宙的‘家’音,从来没变过。”
“听潮四十七号”的船舱里,装着“移动合唱台”。台面上的按钮对应着不同的“家人”音符,按下后就能播放对应的合唱片段。当飞船靠近一片新的星云,星云内的气体突然跟着合唱台振动,显影出巨大的“音波海”,海里的每个气泡,都在重复着“我们都在一个家”的歌词,像星云在自学这首合唱。
三个月后,广场的地面长出了“音符草”。草叶的形状是各种音符,风一吹就发出合唱的旋律,草的根系在地下连成网,把合唱的声纹传到“海”字树的根部,树的果实因此长出了“音纹果皮”,剥开后果肉里显影出完整的合唱谱,连空白的小节都标注着“待绿星后”“待紫星后”,像植物在记录合唱的成长。
“显影节”的合唱比赛上,所有“家人”都带来了自己的“乐器”。地球人带来贝壳制成的号角,望海星人带来晶体琴,金属人用液态金属调出音叉,绿星人直接用皮肤的变色“演奏”。当合唱达到高潮,天空突然降下“音波雨”,雨滴在地面显影出无数个牵手的人影,人影的嘴型都在唱同一个音符,合起来就是完整的“我们都在一个家”。
孩子们拉着绿星使者的手,在广场上画新的音符。音符的末端延伸向水桥,像在邀请更多的“家人”加入合唱。而水桥的涟漪还在扩散,把合唱的声音送往更远的星海,那里,新的音符正从星云里升起,像又一颗“家人”星球,在说“我们听见了,这就来”。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幽谷怨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