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解通圣汤(方剂在 “伤寒” 相关内容中)
藿香正气汤
苏叶 白芷 藿香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 大腹皮 甘草(生) 厚朴(姜炒) 桔梗
以生姜和红枣作为药引,将它们与方剂中的其他药材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进行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汁。
(方歌)和解藿香正气汤,苏叶白芷共藿香,陈半茯苓大腹草,厚朴桔梗引枣姜。
平胃散(方剂见“哯乳”相关内容),加山楂、神曲、麦芽。
感冒夹热
小儿平素体内有热,又感受风寒之邪,会出现面色发红、嘴唇焦干、口鼻干燥,怕冷高热,频繁想要饮用冷水,心烦意乱,甚至胡言乱语,大便多艰涩难行。治疗时,应先使用通圣汤以泻热,之后再用清热的凉膈散与天水散煎服。
【注释】小儿的脏腑天生大多偏热,如今又受到风寒之邪侵犯,风热相互交结,火邪就会愈发强盛。所以出现的症状为面色发红、嘴唇焦干、口鼻干燥,既怕冷又高热,口渴想喝冷水,内心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精神狂乱,大小便都艰涩不畅。治疗应当疏散风寒,同时也要兼以泻热,必须用双解通圣汤来解表清里。如果服药后出汗且大便通畅,病情虽稍有减轻,但热仍未退,此时治疗应以清热为主,应当用凉膈散与天水散合用治疗,这样表里之热都能清除,疾病也就痊愈了。
双解通圣汤(方剂见 “伤寒” 相关内容)
凉膈散(方剂见 “急惊风” 相关内容)
天水散
滑石(六两,飞) 甘草(一两,生)
将这些药物一起研磨成细粉末,每次服用一钱,用灯心草煎成的汤液来调和药末后服下。
感冒夹惊
小儿在患感冒期间又被意外惊吓,会出现心惊胆战、胆怯,睡眠不安稳,身体发热、烦躁,面色时而发青时而发红。此时先用疏解散来疏散病邪,再用凉惊丸清热安神,若病状有所减轻,但仍有心惊难以入眠的情况,宜用柴胡温胆汤来调和。
【注释】小儿感冒,体内邪气还未解除,又受到意外惊吓刺激,所以会出现心中惊恐、胆小害怕,睡觉不踏实,身体发热、烦躁不安,面色呈现青红交替的症状。首先要用疏解散来疏散体表的邪气,接着用凉惊丸清热以镇定心神。如果病症虽有所减退,但还是感觉心里惊慌、难以入睡,这种情况适合使用柴胡温胆汤来调理,以达到宁心安神、稳定情志的效果,就如同仙法般有效。
疏解散
羌活 苏叶 防风 枳壳(麸炒) 桔梗 前胡 赤芍药 杏仁(炒,去皮尖) 僵蚕(炒) 甘草(生) 黄连(酒炒)
以生姜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进行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汁。
(方歌)疏解散治感冒惊,羌活苏叶及防风,枳桔前胡黄连芍,杏仁僵蚕甘草同。
凉惊丸(方剂见“急惊风”相关内容)。
柴胡温胆汤
柴胡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 甘草(生) 竹茹 枳实(麸炒)
以生姜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进行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汁。
(方歌)柴胡温胆感冒惊,病后余邪尚未宁,柴胡陈半茯苓草,竹茹枳实姜用生。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