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饮
赤芍药 柴胡 黄连 半夏(姜制) 桔梗 夏枯草 龙胆草 浙贝母 黄芩 甘草(生)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与其他配方药材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汁。
(方歌)柴胡饮治无辜疳,赤芍柴胡川黄连,半夏桔梗夏枯草,龙胆浙贝芩草煎。
芦荟肥儿丸(方剂见“肝疳”相关内容)。
丁悉疳
全身骨头凸显的病症称作丁奚。患儿肌肉干涩,整日啼哭,手足干枯纤细,面色黑黄,脖子细而肚子大,肚脐向外突出,臀部瘦削,身体绵软,精神疲倦,有骨蒸潮热之感,口渴烦躁。先以化滞的五疳消积丸治疗,再用能补养的人参启脾丸调理,较为适宜。
【注释】所谓丁奚,是指患儿全身骨骼凸显,外形类似“丁”字,故而得名。其症状表现为肌肉干燥不润,日夜啼哭不停,手足干枯细小,面色呈现黑黄色,颈部细窄但腹部膨大,肚脐向外鼓起,臀部消瘦,身体软弱无力,精神萎靡不振,出现骨蒸潮热(一种热自骨髓蒸发而出的潮热症状),伴有口渴、烦躁急切等情况。治疗时,首先使用五疳消积丸化解体内的积滞,之后再用人参启脾丸调理脾脏疾病,如此患儿病情可逐渐痊愈。
五疳消积丸
使君子肉(五钱,炒) 麦芽(炒) 陈皮 神曲(炒) 山楂(各一两) 白芜荑 黄连 胆草(各三钱)
把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用陈米饭调和制成药丸。每次服用一钱,用米汤送服。
人参启脾丸
人参(五钱) 白术(五钱,土炒) 白茯苓(五钱) 陈皮(四钱) 扁豆(五钱,炒) 山药(五钱,炒) 木香(二钱,煨) 谷芽(三钱,炒) 神曲(三钱,炒) 炙甘草(二钱)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加入炼制好的蜂蜜制成药丸,每丸重量为一钱。服用时,用建莲煮成的汤化开药丸后服下。
哺露疳
喂养饮食没有节制,会损伤脾胃,致使孩子瘦得像柴一样,从而患上哺露病。症状有呕吐食物和虫子,经常烦躁口渴,头骨囟门处开张不合,午后发热如蒸笼。首先要用集圣丸消除积滞,接着用肥儿丸,会很有效果。要是肚子胀大且出现青筋,要赶紧服用人参丸。
【注释】哺露这种病症,是由于喂养孩子时饮食没有节制,严重损伤了脾胃。患儿表现为身形极为消瘦,如同柴棍一般,会呕吐食物以及虫子,心里烦躁,口部干渴,头骨的囟门处呈现开张状态,每天午后会出现像蒸笼般的发热症状。治疗时,先使用集圣丸来消除体内的积滞,随后再用肥儿丸来调理脾胃。倘若哺露病持续的时间较长,患儿出现肚子胀大且能看到青筋暴露的情况,此时就适宜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用人参丸来进行治疗。
集圣丸
芦荟(微炒) 五灵脂(炒) 夜明沙(淘洗,焙干) 缩砂 木香 陈皮 莪术 使君子(肉) 黄连 川芎(酒洗,炒) 干蟾(各二钱。炙) 当归(一钱五分) 青皮(二钱,制)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末,取用两个雄猪胆,挤出胆汁,与药粉、面糊混合制成药丸。每次服用一钱,用米汤送服。
肥儿丸(方剂见“脾疳”相关内容)。
人参丸
人参 麦冬(去心) 半夏(姜制) 大黄(微炒) 黄芪(炙) 茯苓 柴胡 黄芩 炙甘草 川芎 诃黎勒(煨) 鳖甲(炙)
把上述药材研磨成极细的粉末,用炼制过的蜂蜜制成如麻子般大小的药丸。服用时,依据孩子年龄大小,用粥汤送服。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