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煮沸的热水浸泡药物后,以此来清洗小儿眼睛,小儿的眼睛自然就会睁开。
吐不止
小儿呕吐不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可能是秽恶之物停留在胃内所致,也可能是由于禀赋有胎寒或胎热,还可能是出生时感受了寒风。若是秽恶之物导致的,可用一捻金散来泻下;若是外感风寒引起的,香苏饮能起到温散的作用。如果是热涎酸黏的情况,可用二陈汤加黄连来治疗;若是寒吐清沫,则使用理中汤。
【注释】小儿从胞胎出生后,有的因为便秘,腹中秽恶之物排不干净,致使小儿腹部胀满,进而呕吐不止,这种情况用一捻金主治。要是在出生时触碰到寒邪,寒邪入里侵犯胃部,小儿就会曲腰啼哭,并且吐沫不止,此时用香苏饮进行温散。还有在胎中就受热的小儿,会面色黄赤,手足温热,口中吐出黄色涎液且酸黏,这种情况用二陈汤加黄连来治疗。若小儿在胎中就受寒,会面色青白,四肢冰冷,口中吐出清稀白沫,这时则用理中汤治疗。
一捻金(方剂见“不乳”相关内容)。
香苏饮
藿香 苏叶 厚朴(姜炒) 陈皮 枳壳(麸炒) 茯苓 木香(煨) 炙甘草
以生姜作为药引,将药物与适量水一同煎煮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香苏饮用藿香苏,厚朴陈皮枳壳茯,甘草木香一并入,生姜为引吐能除。
黄连二陈汤
半夏(姜制) 陈皮 茯苓 生甘草 黄连(姜炒)
以生姜作为药引,将药物与适量水一同煎煮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儿生胎热吐频频,医治须当用二陈,半夏陈皮茯苓草,姜连加入效如神。
理中汤(方剂见“不乳”相关内容)。
不小便
小儿小便不通,多因胎热壅滞所致,可选用导赤散或八正散进行治疗。此外,还可用豆豉贴脐的外治法,片刻之后,小便自然就能通畅。
【注释】小儿刚出生后若出现不小便的情况,这是因为胎热向下流注。此时,适宜用导赤散;若热邪较盛,则以八正散为主进行治疗。同时,采用外用豆豉膏贴在肚脐上的方法,如此,小儿小便自然会通畅。
导赤散
生地黄 木通 甘草(生)
以灯心草和竹叶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起加水煎煮后服用。要是在药方里再添加黄连、滑石、赤茯苓,药效会更佳。
(方歌)方名导赤妙难言,生地木通甘草煎,引用灯心共竹叶,清热利水便如泉。
八正散
萹蓄 瞿麦 滑石(飞) 木通 赤苓 车前子 生大黄 栀子(生)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将相关药物与水一同煎煮,之后服用煎好的药汤。
(方歌)八正散治小便柲,萹蓄瞿麦车前利,木通滑石赤茯苓,大黄栀子合成剂。
豆豉膏
淡豆豉(一勺) 田螺(十九个) 葱(一大束)
将上述药物(或材料)捣成泥状,接着用芭蕉榨出的汁液进行调和,调好后贴敷在肚脐部位。
不大便
小儿大便不通称为锁肛,这都是因为在胎中受了热毒。朱蜜、一捻金都可使用,还可赶紧咂吮小儿五心部位,这样肚脐以下就能通畅。
【注释】小儿出生当天或第二天就大便,俗称下脐屎,这表明其肠胃通和,幽门润泽。若到了两三天还不大便,就叫做锁肛,这是由于胎儿在母胎中感受了辛辣燥热之毒,导致气滞不通。这样的小儿必定面色发红、腹部胀满、不吃奶且啼哭频繁。应先采用朱蜜法治疗,如果没有效果,就根据小儿情况使用一捻金。随后让妇女用温水漱口,然后咂吮小儿的前心、后心、手心、足心以及脐下,共七个部位,直到皮肤呈现红赤色为止,不久后大便自然就会通畅。
朱蜜法(方剂见“拭口”相关内容)。
一捻金(方剂见“不乳”相关内容)。
大小便不通
小儿二便都秘结,这表明胎热极其严重,可使用木通散与紫霜丸。它们能清行热邪、开通郁结,效果十分神妙,口咂五心等方法也和之前一样操作。
【注释】小儿刚出生就出现大小便都不通的情况,这是极其危急的状况,是因在胎中热毒过盛导致的。需赶紧用上文所说咂吮小儿五心及脐下的方法,再用木通散清行体内热邪,用紫霜丸开通郁结之处,如此才可能让小儿转危为安。倘若拖延到出生后第七天,也就是所谓的“一腊”,此时小儿肚腹硬胀,还常常发出呻吟声,那就很难治疗了。
木通散
车前子 萹蓄 瞿麦 木通 赤苓 山栀 滑石(飞) 黄芩 生甘草 大黄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将相关药物与水一同煎煮后服用。也可以加入薄荷一起煎煮。
(方歌)二便闭兮如何医,木通散用甚为奇,车蓄瞿通苓栀子,滑芩甘草大黄宜。
紫霜丸
代赭石(一两,火煨醋浸三五次,研) 赤石脂(一两) 杏仁(六十粒,炒,去皮尖) 巴豆(三十粒,去油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