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阻总括
妊娠期出现腹痛的症状称作胞阻。必须仔细分辨疼痛部位,在胃脘部的,多由伤食引起;在腰腹部的,多因胎气不安导致;在小腹部的,往往是胞宫受寒,或是水液停聚、小便困难造成。
【注释】孕妇出现腹痛的情况,被叫做胞阻。需要详细判断疼痛的位置,如果疼痛部位偏上,处于心口和胃脘之间,大多是因为饮食积滞引发的疼痛;要是疼痛部位偏下,在腰部与腹部之间,大多是由于胎气不宁致使的疼痛;倘若疼痛在小腹部位,那必然是胞宫的血脉受到寒邪侵袭,又或者是水液停聚体内、小便排泄困难而引发的疼痛。
胞阻症治
加味平胃散、延胡四物汤
孕妇心胃部疼痛大多是伤食停滞所致,可用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加草果、枳壳、神曲来消食。若便秘,可加大黄并加倍甘草用量,以防峻猛之药伤胎。若是腰腹疼痛、胎动下血,宜用四物汤,以延胡索为君药,既能止痛又能保胎。
【注释】孕妇出现心胃部疼痛,多数是因为饮食积滞不化。这种情况适宜用平胃散治疗,平胃散由陈皮、厚朴、苍术、甘草组成。在此基础上添加草果、枳壳、神曲,用来消除食积。如果出现大便秘结的情况,且持续时间较长,就加入芒硝、大黄来攻下积滞,但一定要加倍使用甘草,以此缓和硝、黄的峻猛药性,这样才不至于伤害胎儿。要是孕妇出现腰腹部疼痛,伴有胎动和下体出血的症状,就应当使用四物汤,并且以延胡索作为主药,通过它来止痛并保护胎儿。
四物汤(方见首卷)。
加味胶艾四物汤、蜜硝汤
孕妇腹腰疼痛剧烈时,要警惕有流产风险。宜用胶艾四物汤,加入杜仲、大豆淋酒、葱白,既能止痛又可保胎。若因外感邪气致病,应添加羌活、独活以疏散风寒;若体内有热且大小便不通,可用蜂蜜、芒硝煎汤内服以通利二便。这正如医经所说,有病症存在,恰当用药不会损伤胎儿。
【注释】胞胎通过胞蒂系于腰部。凡是孕妇出现腹腰疼痛的情况,必须要防范胎儿滑落(流产)。适宜采用胶艾四物汤,再添加杜仲、大豆淋酒、葱白,以此来缓解疼痛并保护胎儿。倘若孕妇是因为外感风寒邪气而致病,那么就添加羌活、独活,用以疏散风寒之邪。要是孕妇体内有热,并且出现大小便闭结不通的症状,那么就用蜂蜜、芒硝煎汤,通过内服来通利大小便。《黄帝内经》等医经有云,只要是针对病症合理用药,即便药性峻猛,也不会对胎儿造成损伤。
胶艾四物汤(方见首卷)。
加味芎归饮、导赤散、五苓散
孕妇因胞宫血液受寒出现小腹部疼痛,可用加味芎归饮温通,该方由人参、吴茱萸、阿胶、蕲艾、炙甘草、当归、川芎组成。若因小便涩痛,多为膀胱水液代谢异常且热邪较盛,宜用导赤散清利,其组成为木通、生地、甘草。若水湿内盛且阳气虚弱、水液不化,五苓散渗湿利水效果良好,它由白术、泽泻、肉桂、茯苓、猪苓构成。
【注释】孕妇出现小腹部疼痛,是由于胞宫之中的血液受到寒邪侵袭,适宜使用加味芎归饮来温通散寒。加味芎归饮的药物组成有人参、吴茱萸、阿胶、蕲艾、炙甘草、当归、川芎。如果是因为小便艰涩疼痛,那就是膀胱水液代谢方面的病症,且热邪较盛,此时要用导赤散来清热利水,导赤散由生地、木通、甘草组成。要是水湿之邪旺盛,阳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就用五苓散来渗湿利水,五苓散由茯苓、白术、泽泻、猪苓、肉桂组成。
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
孕妇出现头面及四肢肿胀,且小便短少,这是因水湿之气致病,称作“子肿”。若仅膝盖到足部肿胀,小便正常,是湿邪致病,名为“子气”。孕妇全身肿胀,伴有腹胀气喘,若发生在怀孕六七个月时,叫做“子满”。仅两脚肿胀,皮肤厚的,属于湿邪,称为“皱脚”;皮肤薄的,属于水湿,叫做“脆脚”。
【注释】孕妇若出现头面部及全身浮肿,同时小便量少的情况,这是由于水湿之气引发疾病,所以命名为“子肿”。要是肿胀仅从膝盖蔓延至足部,且小便量正常,这是由湿邪引发的疾病,故而叫做“子气”。若孕妇全身都出现肿胀,腹部胀满且气喘,这种情况出现在怀孕六七个月的时候,就称作“子满”。若只是两脚肿胀,并且皮肤厚实,这属于湿邪致病,叫做“皱脚”;若皮肤薄,就属于水湿致病,叫做“脆脚”。总体而言,水湿引发的病症大多伴有气喘急促,气邪引发的病症大多伴有腹部胀满。气喘急促主要与肺脏相关,腹部胀满主要与脾脏相关。这是因为这类孕妇平素体内就有水湿邪气潜伏,所以怀孕后就会出现肿胀胀满的病症。当胎儿还未成形时,如果受到水湿的浸泡侵蚀,胎儿往往会受到损害。但胎儿成形之后,还是可以进行调理治疗的,因此在怀孕五六个月之后出现这些症状的孕妇,多数能够顺利生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