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流气饮
肤胀脉胀通身胀,单腹鼓胀四肢平,肤胀木香流气饮,脉胀加姜黄抚芎。
【注释】肤胀,指的是皮肤肿胀;脉胀,则是经脉发生肿胀。这两种肿胀的特点是全身都会出现肿胀。单腹胀,是只有腹部肿胀,四肢不会肿胀。鼓胀,是腹部胀大如同鼓一样。这两种胀同样是腹部肿胀而四肢不肿胀。对于肤胀,适宜使用木香流气饮进行治疗;脉胀也可用此汤,不过要再加上姜黄和抚芎。木香流气饮的方剂在论述各种气病的相关篇章中有记载。
厚朴散 下瘀血汤
单腹鼓胀分气血,气实肠覃厚朴榔,木枳青陈遂大戟,血实石瘕下瘀汤。
【注释】对于单腹胀和鼓胀,应当依据气血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治疗。肠覃属于气病,所以和实证气胀的治疗方法相同,都使用厚朴散。厚朴散由厚朴、槟榔、木香、枳壳、青皮、陈皮、甘遂、大戟组成。石瘕属于血病,因此和实证血胀的治疗方法一致,适宜使用下瘀血汤,下瘀血汤由大黄、桃仁、?虫、甘遂组成。
寒胀中满分消汤 热胀中满分消汤
气虚胀病分寒热,中满分消有二方,寒胀参芪归苓朴,半夏吴萸连二姜,升柴乌麻青柏泽,荜澄草蔻益木香,热缩六君知猪泽,枳朴芩连干姜黄。
【注释】肿胀之症可分为虚、实、寒、热不同类型。若患者出现肿胀,同时形体虚弱、正气不足且伴有寒象,适宜使用寒胀中满分消汤。该方由人参、黄芪、当归、茯苓、厚朴、半夏、吴茱萸、黄连、干姜、生姜、升麻、柴胡、川乌、麻黄、青皮、黄柏、泽泻、荜澄茄、草豆蔻、益智仁、木香组成。若患者肿胀且形体虚弱、正气不足同时伴有热象,则适宜用热胀中满分消汤。其药物组成为缩砂仁、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广陈皮、半夏、知母、猪苓、泽泻、枳壳、厚朴、黄连、干姜、姜黄。
水肿治法
上部肿胀多因风邪,适宜发汗;下部肿胀多因湿邪,适宜利水。发汗适宜用越婢汤加苍术,利水适宜用贴脐法或琥珀丹。若全身肿胀,应外散内利,用疏凿饮子。若气喘不能平卧,应先用苏子葶苈丸。阳水属热实证,热盛用大圣浚川散,湿盛用舟车神佑丸。阴水属寒虚证,脾虚便溏用实脾饮,肾虚胫足冷硬用肾气丸。
【注释】从上开始肿胀的,多是外感风邪,所以适宜发汗。从下开始肿胀的,多是内生湿邪,所以适宜利水。发散肌表水湿之邪,适宜用越婢汤加苍术,其药物组成是麻黄、石膏、甘草、苍术。利除体内水湿,适宜用贴脐等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四钱去油巴豆、二钱水银粉、一钱硫黄,研匀做成饼,先把一片新棉铺在肚脐上,放上药饼,外面用布包扎,大约一个时辰左右,会自然泻下恶水,等泻下三五次后,去掉药物,用粥调养身体。如果病久身体瘦弱,可隔一天用一次,一块药饼大约能救治三到五人。另一种方法是把鲜赤商陆根捣烂,贴在肚脐上,用布包扎固定,水会从小便排出。还有一种方法是将四个田螺、五个大蒜、三钱车前子末研成饼,贴在肚脐中间,用手帕包扎,过一会儿小便通利就可痊愈。或者内服沉香琥珀丸,其药物组成是苦葶苈子、真郁李仁、防己、沉香、陈皮、琥珀、杏仁、苏子、赤茯苓、泽泻、麝香。如果全身肿胀,就应当外散风邪内利湿邪,适宜用疏凿饮子内外分消。如果水邪强盛向上攻冲,气喘急促不能平卧,就应当用苏子葶苈丸来平喘,即把这两味药等份研成末,用枣肉做成丸子。阳水属于热实证,热邪强盛适宜用大圣浚川散;湿邪强盛适宜用舟车神佑丸攻下。这两个方剂记载在《医宗必读》中。阴水属于寒虚证,若脾虚食欲不振、大便稀软,适宜用实脾饮;若肾虚小腿和足部冷硬,适宜用肾气丸。
疏凿饮子 茯苓导水汤。
水肿两解疏凿饮,和剂茯苓导水汤,疏凿椒目赤小豆,槟榔商陆木通羌,秦艽大腹苓皮泽,茯苓导水泽芩桑,木香木瓜砂陈术,苏叶大腹麦槟榔。
【注释】对于水肿病症,采用外散风邪、内利湿邪的内外分消治法,其中药性峻猛的方剂为疏凿饮,其药物组成有椒目、赤小豆、槟榔、商陆、木通、羌活、秦艽、大腹皮、茯苓皮、泽泻。而药性平和,同样用于外散内利、内外分消的方剂是茯苓导水汤,该方由泽泻、茯苓、桑皮、木香、木瓜、砂仁、陈皮、白术、苏叶、大腹皮、麦冬、槟榔组成。
实脾饮
里实自然寻浚佑,里虚实脾四君香,木瓜附子大腹子,厚朴草果炒干姜,投诸温补俱无验,欲诸攻下又难当,须行九补一攻法,缓求淡食命多昌。
【注释】若体内属实,出现大小便涩滞不通的情况,可直接使用浚川散、神佑丸。若体内属虚,大小便通畅,则适宜使用实脾饮,实脾饮的药物组成为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木香、木瓜、川附子、大腹子、厚朴、草果、炒干姜。对于肿胀病症属于虚寒类型的,自然应当使用各种温补的药物进行治疗。然而,如果使用这些温补药物后都没有效果,这表明在虚证之中必定存在实邪。此时想要使用攻下之药,但患者身体又难以承受。可是若不攻邪,终究无法治愈疾病,因此必须采用“九补一攻”的方法。也就是连续九日使用补养的药物,等到出现可以攻邪的时机,然后在某一天使用泻下之药进行攻邪。不过,攻邪药物在刚开始使用时,必须少量给予,如果药力不足以克服病症,再逐渐增加药量。一定要仔细斟酌药物的用量与患者元气是否相当,要做到驱逐邪气而不损伤正气,这才是正确的方法。此后,或许可以改为补养七日、攻邪一日,或者补养五日、攻邪一日,补养三日、攻邪一日,如此循序渐进地治疗,以疾病痊愈为目标。另外,如果患者能够在饮食上戒除盐和酱,坚持清淡饮食一百天,大多能够康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