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黄芪六一汤,由黄芪六钱、甘草一钱组成。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这两个方剂都用于治疗表虚自汗。如果伴有气虚症状,可加用人参;若有阳虚症状,可加入附子。如果患者既不恶寒,也没有气短的情况,那么属于血虚,不可使用人参、附子,此时适宜用黄芪建中汤,该方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小建中汤的方剂记载在伤寒相关内容里。
当归六黄汤 酸枣仁汤
盗汗心火下伤阴,归芪二地柏连芩,心虚酸枣芍归地,知柏苓芪五味参。
【注释】当归六黄汤用于治疗因心火灼伤阴液所导致的盗汗,其药物组成是当归、黄芩、黄连、黄柏、生地黄与熟地黄。酸枣仁汤则是治疗因心气虚不能固摄而引起的盗汗,该方由酸枣仁、当归、白芍、生地黄、知母、黄柏、茯苓、黄芪、五味子、人参组成。
失血总括
九窍同时出血称作大衄。鼻子出血叫鼻衄,鼻出血如泉水般涌出叫脑衄。耳朵出血叫耳衄,眼睛出血叫目衄。皮肤出血叫肌衄,牙齿出血叫齿衄,也叫牙宣。体内出血,随涎咳出的血与脾有关,随唾而出的血与肾有关,咯出的血与心有关,咳出的血与肺有关,呕出的血与肝有关,吐出的血与胃有关。尿血从精窍而出,淋血从膀胱而出。便血源自大肠,吐血来自胃。
【注释】九窍同时出血,叫做大衄。鼻子出血,称为鼻衄。鼻出血像泉水一样,叫做脑衄。耳朵出血,叫做耳衄。眼睛出血,叫做目衄。皮肤出血,叫做肌衄。牙齿出血,叫做齿衄,又叫做牙宣。这些都是依据出血部位来命名衄血。如果血从口中出来,那就是内衄。内衄出血时,随涎咳出的血来自脾,随唾而出的血来自肾,咯出的血来自心,咳出的血来自肺,呕出的血来自肝,吐出的血来自胃。尿血从精窍流出,淋血从膀胱流出。呕吐的区别在于,呕会伴有上逆漉漉的声音,吐则没有声音。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