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歌
五天分别为苍、丹、黅、玄、素。天气与天干会出现合化并加临的情况。甲与己合化生成土运,丙与辛合化生成水运,丁与壬合化生成木运,乙与庚合化生成金运,戊与癸合化生成火运,这就是五客运。它以当年中运为起始,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依次轮转。其中,乙、丁、己、辛、癸为阴干,甲、丙、戊、庚、壬为阳干。
【注释】所谓五天,苍天,是天空呈现青色;丹天,是天空呈现赤色;黅天,是天空呈现黄色;玄天,是天空呈现黑色;素天,是天空呈现白色。天气方面,苍天之气对应木;丹天之气对应火;黅天之气对应土;玄天之气对应水;素天之气对应金。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古代圣贤仰观五天的五种气,见苍天木气下临丁壬所在方位,因此认识到丁壬合化而产生木运;丹天火气下临戊癸所在方位,所以认识到戊癸合化而产生火运;黅天土气下临甲己所在方位,故而认识到甲己合化而产生土运;玄天水气下临丙辛所在方位,于是认识到丙辛合化而产生水运;素天金气下临乙庚所在方位,进而认识到乙庚合化而产生金运。这就是天气与天干合化,加临于主运五位而形成的客运。以当年合化所生之运,统领作为本年的中运并作为初运,然后按照五行相生的规律,依次轮转。例如甲己之年,土运统领,初运为土,土生金则金为二运,金生水则水为三运,水生木则木为四运,木生火则火为五运。其余四运都仿照土运这样的方式起始。乙、丁、己、辛、癸属于阴干,代表五阴年,主五少(即不及)之运。甲、丙、戊、庚、壬属于阳干,代表五阳年,主五太(即太过)之运。
客气司天在泉间气歌
子午年,少阴君火司掌司天,阳明燥金相应司掌在泉。丑未年,由太阴湿土司掌司天,太阳寒水司掌在泉。寅申年,少阳相火司掌司天,厥阴风木司掌在泉。卯酉年的司天在泉情况与子午年相反,辰戌年、巳亥年也是如此。每年的司天、在泉以及左右四间气,司天主管上半年,在泉主管下半年。
【注释】天干确定主运,地支确定客气。这里说的是依据地支阴阳的正化、对化规则,加临在主气六位上的客气。比如在子午年,少阴君火司掌司天,阳明燥金处于下方司掌在泉。气是从下往上升,所以从下方的阳明开始推导客气顺序。阳明属二阳,二阳生三阳,三阳即太阳,所以太阳寒水作为客初气,处在地之左间位置。三阳发展到极处产生一阴,一阴为厥阴,所以厥阴作为客二气,处在天之右间位置。一阴生二阴,二阴为少阴,所以少阴作为客三气,也就是司天之气的位置。二阴生三阴,三阴为太阴,所以太阴作为客四气,处在天之左间位置。三阴发展到极处产生一阳,一阳为少阳,所以少阳作为客五气,处在地之右间位置。一阳生二阳,二阳为阳明,所以阳明作为客六气,也就是在泉之气的位置。丑未、寅申这些年份,都仿照这种方法推导客气。卯酉年和子午年的司天在泉配置倒换,辰戌年和丑未年倒换,巳亥年和寅申年倒换。就是说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彼此相互倒换。每年的司天、在泉以及左右四间气,就是六气分别主管上下,当年司天主管上半年,在泉主管下半年的气化。
运气分主节令歌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就这样依序循环。初运从大寒开始,历经两个节气共十三日;三运从芒种开始,历经十日;四运从处暑之后开始,历经七日;五运从立冬开始,历经四日。
【注释】上天以六为节律,就是把二十四节气按六等份划分,成为六气的六个阶段(六步)。大地以五为规制,就是把二十四节气按五等份划分,成为五运的五个位置。二十四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对应初之气;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对应二之气;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对应三之气;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对应四之气;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对应五之气;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对应终之气。这是主气和客气分别掌管六步时间的情况。从大寒开始,到春分后十二日,这期间主初运。从春分后十三日开始,到芒种后九日,主二运。从芒种后十日开始,到处暑后六日,主三运。从处暑后七日开始,到立冬后三日,主四运。从立冬后四日开始,到小寒的最后一日,主五运。这是主运和客运分别掌管五个位置时间的情况。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