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痰汤中,用参、苓、术、草来补气,木香、枳实来理气,橘红、半夏、南星来化痰,黄芩、黄连来泻热,石菖蒲通心窍,麦冬、竹茹清心神,姜汁、竹沥能通神明、去除胃中浊气,那么内生的各种病症就会逐渐痊愈。如果气盛就减少人参、白术的用量,是担心助长热邪。如果气虚就减少木香、枳实的用量,是担心损伤正气。如果痰热非常强盛,大便秘结坚实,这个方剂攻病的力量较弱,就应当与礞石滚痰丸交替服用,大便通畅后,就停止服用,担心用药过度会损伤正气。如果泻下之后几天,仍然便秘坚实,就继续服用,这又是担心痰热强盛而助长邪气。其中的变通加减治法,总归需要临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仔细斟酌,难以详尽表述。
防风通圣散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三焦都呈现实证的病症,以此方为主进行治疗。
药物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三两);荆芥、白术、栀子(各二钱半);生姜(三片) 。
每次服用三钱。
【集注】吴琨说:防风、麻黄属于解表药物,风热之邪在皮肤的,服用后可通过出汗而发散。荆芥、薄荷是清利上焦的药物,风热之邪在头顶部位的,服用后可通过鼻窍而发散。大黄、芒硝是通利泻下的药物,风热之邪在肠胃的,服用后可通过大便而排出。滑石、栀子是通利水道的药物,风热之邪在三焦水道的,服用后可通过尿液而排出。风邪侵犯胸膈,肺胃受到病邪侵袭,石膏、桔梗可清泻肺胃之热。而连翘、黄芩,又可祛除各条经脉的游火。风邪致病,与肝木相关,川芎、当归、芍药可调和肝血。而甘草、白术可调和胃气、健运脾气。刘守真擅长治疗火热之症,这个方剂的旨意详尽完备啊!本方也可治疗因误治发汗而出现发斑,以及三焦火盛的病症。全方去掉芒硝、大黄名为双解散,解表的药物有防风、麻黄、薄荷、荆芥、川芎,解里的药物有石膏、滑石、黄芩、栀子、连翘,又有当归、芍药来调和血脉,桔梗、白术、甘草来调理气机,使营卫调和,表里通畅,所以称为双解。本方名为通圣散,是极力称赞它运用的巧妙。
九味羌活汤
另一个名称为冲和汤
这是适用于四季的通用发散方剂。
药物组成:羌活、防风、川芎、白芷、细辛、苍术、黄芩、甘草、生地 。
煎煮时加入生姜三片,葱白三根,加水煎煮后服用。
《活人》败毒散
主治伤寒、温疫,风湿、风眩,拘挛、风痰,头痛目眩,四肢疼痛,憎寒壮热(怕冷且高热),颈项强痛、眼睛疼痛等病症。老人和小儿都可服用。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川芎、枳壳、白茯苓、桔梗、人参(各一两)、甘草(五钱) 。
将以上药物研成细末,每次服用二钱,取一盏水,加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或者用开水冲调服用。如果出现烦热口干的症状,加用黄芩。
【集注】赵羽皇说:东南地区地势低洼潮湿,凡是患上感冒,往往都用“伤寒”二字笼统称呼。却不知“伤”是指正气在体内受到损伤;“寒”是指寒气在体外侵袭人体,没有只受外感而体内正气不受损伤的情况。仲景是医学领域的圣人,其制定的治法超越千古。他说冬季严寒,万物潜藏,君子注重固护周密,就不会被寒邪所伤。那些因疏忽而感受寒邪的,才称为伤寒,这是因为没有做好固护周密导致的。由此可见,人患伤寒,都是由于元气不稳固,肌肤腠理不致密。前人常说伤寒是需要发汗解表的病症,那么发汗之法就是最为重要的。然而,汗的发出,其表象在阳,根源在阴。所以阳气虚弱,营卫就会失调,汗就无法生成;阴气虚弱,津液就会干涸,汗就无法滋养。只注重攻邪于外,而不顾及体内,这样可以吗?说到解表发汗,没有比败毒散、羌活汤更好的了。这些方剂中的药物,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川芎、苍术、细辛、白芷等,都是辛温之药,并非不能发散邪气。但如果其中没有人参、生地这类药力强大的药物,那么对于平素形气虚弱的人,必然导致亡阳;对于血虚且体内有热的人,必然导致亡阴,从而形成难以治愈的疾病。所以败毒散中的人参,以及冲和汤(即九味羌活汤)中的生地,人们认为这是补益的方法,我却认为这是托里的方法。因为在补中兼能发散邪气,邪气就不会留恋不去;在发散中带有补养,真元就不会耗散。将其应用于东南地区地势低洼、气候温暖的地方,最为适宜,这就是古人制方的意义所在。然而,如果患者形气都充实,或者体内热邪炽盛,那么就更应当采用刘河间的治法。
胡天锡说:在不应出现某种气候的时候却出现了相应的气候,只有气血两虚的人才会受到侵袭。寒邪侵袭营分,风邪侵袭卫分,此时不能使用峻猛的方剂,所以用药要稍微从轻,这就是羌活汤、败毒散创立的原因。九味羌活汤主要治疗寒邪损伤营分,所以在发表药物中加入川芎、生地,引导药力进入血分,借此调和营血。用葱、姜作为药引,使全身出汗,这样三阳经血分的邪气就能直接发散而不会停滞。败毒散主要治疗风邪损伤卫分,所以在发表药物中加入人参、茯苓、枳壳、桔梗,引导药力到达卫分,通过固护托补来宣通卫气。用生姜作为使药,使药力留连于肺部,这样上焦气分的邪气就无法侵犯了。这个方剂也可使用黄芩,是因为其他药物气味辛温,担心药性过于亢进,用黄芩一方面滋润,一方面清热。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