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
治疗因气虚导致痰饮内生,出现呕吐、胃脘部痞闷不舒,脾胃功能不协调,进而引发各种病症的情况。
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七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砂仁(八分)、木香(七分)。
以上诸药,加入生姜二钱,加水煎煮后服用。
【集注】柯琴说:经典中讲:身体强壮的人,气运行顺畅则疾病容易痊愈;体质虚弱的人,气容易停滞而生病。人处于天地之气交感之中,因气而生,而生气的根本始终在于胃气。如果脾胃一旦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气就会停滞,可能出现痞闷、呃逆呕吐,或者产生痰饮、水液停留;从而导致不想进食,肌肉逐渐消瘦,各种病症纷纷出现,最终身形消瘦、气息微弱。四君子汤,是治疗气分疾病的通用方剂,人参能带来冲和之气,白术能培补脾胃,茯苓能清肃肺之治节功能,甘草可调和五脏,胃气得到调治,疾病又从何而来呢。然而要拨乱反正,又不能无所作为,必须选用具有行气作用的药物来辅助,这样补益之品才不至于凝滞而无法运行。所以加入陈皮来疏利肺金的逆气,半夏来疏散脾土的湿气,如此痰饮就可以消除;加入木香来运行三焦的滞气,砂仁来通畅脾肾的元气,那么气机郁滞就可以打开。君药得到四位辅助之药,功效就会加倍彰显,四位辅助之药尊奉君药,元气就能得到极大振奋,相互配合而相得益彰。
当归补血汤
主治男性和女性出现类似白虎汤证的血虚病症,表现为肌肉发热、面色红赤、烦躁口渴、喜欢饮水,脉象呈现洪大但按之空虚,重按时感觉脉象微弱。
当归(二钱)、黄芪(一两)。
水煎煮后服用。
【集注】吴琨说:血液充实时身体会凉爽,血液亏虚时身体会发热。有时因为饥饿、劳累、过度劳作等原因,使阴血亏虚,那么阳气就会独自亢盛,所以各种病症就产生了。这种病症与白虎汤证极为相似,只是脉象洪大但按之空虚,而不是像白虎汤证脉象洪大且坚实,这就是两者的区别所在。这就是《内经》所说的脉象虚弱,是因为血虚导致的。在五味之中,只有甘味能够滋补。当归味甘且醇厚,味厚就能补血;黄芪味甘且淡薄,味薄就能补气。现在黄芪的用量比当归多数倍,却说是补血的原因,是因为有形的血液不能自行生成,而是依赖无形的气来生成。正如经典中所说的“阳生阴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佛手散
治疗妊娠期间出现胎动不安、阴道下血的症状,或者由于外力损伤扰动胎儿,导致胎儿死于腹中,出现下血、腹痛,牙关紧闭、濒死的状况。服用此药可探查胎儿情况,若胎儿未受损则疼痛会停止,若胎儿已受损则会顺利产出。还可治疗横生、倒生,耻骨联合不开,产后因血晕而神志昏乱,崩漏、金疮等导致失血过多等病症。
当归(二两或三两)、川芎(一两)。
以上药材锉成粗末并混合均匀,每次服用五钱,加入水一盏、酒半盏,煎至八分,趁热服用。若未起效可再次服用。若在此方基础上加败龟板一具、梳发一团,方剂名为开骨散。
【注释】该方不命名为归芎散,而称作佛手散,是说这个方剂治疗妇人在怀孕前及生产后的各种疾病,就如同佛手一般神妙。当归、川芎是血分病的主药,药性温和,味甘且辛。温性能够调和血液,甘味可以补血,辛味能够行散血液。古人使用时必定以当归为君药,川芎为臣药,当归用量有时是川芎的一倍,有时是两倍,这是因为川芎气味辛窜,升散之力迅猛,过量使用则会损伤正气,所以寇宗奭说:川芎不可单独服用,也不可长期服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然而,将其用于气机郁滞、血液凝聚的病症,无不见效,因此用川芎辅佐当归,以收获治疗血病的功效,使瘀血去除,新血生成,血液各归其位。血液既然各归其位,那么血就安于其所在部位,各种血病也就痊愈了。至于妊娠胎动、胎儿受伤下血,不是因为血液壅滞损伤胎儿,就是血液妄行而下,服用此药探查,若血液运行紊乱但胎儿未动,那么血液顺畅后疼痛就会停止;若血液壅滞但胎儿未受损,血液流通后疼痛停止,胎儿也就因此得以安稳;若胎儿已经受伤、胎动不安,血液能够顺畅运行,那么胎儿也会随之顺利产出。横生、倒生,有的是因为用力太早,有的是误服了催生药物,导致气机上逆、血液运行紊乱,同样使用这个方剂来调理。产后崩漏、金疮导致失血过多而昏迷,也用这个方剂来补益。胎儿死于腹中,腹痛难忍,也用这个方剂来促使死胎排出。以上各种病症,都是血病但正气不虚的情况。如果是正气虚弱导致难产,产后失血过多,出现口唇、面色黄白,气短烦闷,稍一活动就头晕目眩,此时若误服这个方剂,反而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那么就必须加倍使用人参,迅速稳固无形的正气,以挽救有形的血液。至于耻骨联合难以打开,可加龟板、梳发,使药力下行输送至产道;若有寒象可加干姜、肉桂,有热象可加黄芪,有汗可加桂枝,出现抽搐可加荆芥穗,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斟酌,进行加减用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