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经络先后第一
有人问:阳证相关的病症有十八种,指的是什么呢?老师回答说:头痛,以及颈项、腰部、脊背、手臂、腿脚出现抽掣疼痛。又问:阴证相关的病症有十八种,指的是什么呢?老师回答说:咳嗽,气逆上冲,气喘,呃逆,咽部不适,肠鸣,腹部胀满,心痛,筋脉拘挛紧张。五脏各自所主的病症各有十八种,合起来就是九十种病;人体还有六微(指六腑的轻浅病症),每微又各有十八种病,这样合起来就是一百零八种病。五劳、七伤、六极以及妇人的三十六种病症,不包含在这一百零八病当中。清轻之邪(如雾露之邪)多停留在人体上部,重浊之邪(如湿邪)多留滞在人体下部,风邪这类大邪多侵袭肌表,寒邪这类小邪多侵犯内里,从口而入的“?饦之邪”,指的就是宿食。这五种邪气侵犯人体,各有一定的规律。风邪多在白天侵袭人体,寒邪多在傍晚侵袭人体,湿邪易伤人体下部,雾邪易伤人体上部。风邪致病会使脉象浮,寒邪致病会使脉象紧急,雾邪会损伤皮肤腠理,湿邪会流注关节,饮食不节会损伤脾胃,严寒会损伤经络,酷热会损伤脉络 。
百合狐惑阴阳毒第三
论说道:所谓百合病,人体百脉皆统于一宗(心肺),当此宗气失调,就会引发百合病。患者心里想要进食,却又吃不下,常常默默不语、神情抑郁。想要睡觉却无法入眠,想要行走却又行动困难。饮食有时觉得美味可口,有时甚至连食物的气味都不愿闻到。似有寒冷之感,实则体温正常并无寒象;似有发热之感,实则也无热象。还伴有口苦,小便色赤的症状。各种药物都难以治愈此症,服用药物后反而会加剧呕吐、泄泻。病情表现如同有神灵作祟一般,然而从身形外观来看却并无异常,只是脉象稍微频数。倘若每次排尿时伴有头痛症状,大约六十天才能痊愈;要是排尿时头部不痛,只是有轻微怕冷怕风的感觉,大约四十天可痊愈;若排尿畅快,但只是感觉头目眩晕,约二十日即可痊愈。百合病的症状,有的在疾病尚未明显发作时就预先出现,有的在发病四五日后才显现,有的则在发病二十日或者一个月时才略微出现,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进行相应的治疗。
血痹虚劳第六
对于男子而言,若其平素脉象呈现虚弱、细微之象,那么这类人往往容易出现盗汗的症状。
奔豚气第八
老师说:疾病当中有奔豚病,有吐脓之症,有因惊怖引发的相关病症,还有火邪为患之病。这四类病症,大多是由于受到惊恐刺激而诱发的。
腹满寒疝第十
因寒邪导致阳气虚弱,进而出现四肢厥冷、气逆上冲等症状时,用赤丸主治。
五脏风寒积聚第十一
心中被风邪侵袭的人,会出现像羽毛覆盖般的轻微发热,身体乏力难以起身活动,感觉心中饥饿,但进食后随即就会呕吐。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十二
若因火邪致病,应当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来治疗。
若是出现心下悸动不宁的症状,则用半夏麻黄丸来主治。
痰饮咳嗽第十三
咳嗽气喘,身体倚靠他物才能呼吸,不能平卧,可用小青龙汤治疗。服用小青龙汤后,出现唾液增多,口燥,寸部脉象沉,尺部脉象微,手足厥冷,有气从小腹向上冲至胸咽,手足麻木,面部像喝醉酒一样阵阵发热,随后气又向下流至大腿内侧,小便困难,还时常头晕目眩,此时应给予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以治疗气上冲的症状。气上冲症状减轻后,却反而咳嗽加重,胸部胀满,此时用苓桂五味甘草汤,去掉桂枝,加入干姜、细辛,来治疗咳嗽胀满。咳嗽胀满症状停止后,却又再次口渴,气上冲症状复发,这是因为细辛、干姜属于温热药物,服用后本应口渴。但如果口渴反而停止,这是因为体内有支饮。有支饮的患者,按常理应当头晕目眩,头晕目眩必然会呕吐,呕吐的患者再加入半夏以祛除水饮,水饮祛除呕吐停止后,患者身体出现浮肿,可加入杏仁来治疗。这种病症本应加入麻黄,但因为患者手足麻木,所以不加入麻黄;如果违背此原则而加入麻黄,一定会导致厥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患者血虚,而麻黄会发散其阳气。如果面部发热像喝醉酒一样,这是胃热上冲熏蒸面部,应加大黄以通利泻热。
水气病第十五
寸口脉象浮而迟,浮脉主热,迟脉主潜藏,热邪与潜藏之邪相互搏结,称为沉。趺阳脉象浮而数,浮脉主热,数脉主邪热留止,热与邪热留止相互搏结,称为伏。沉与伏相互搏结,就会形成水病。沉表明络脉空虚,伏意味着小便困难,络脉空虚与小便困难相互作用,水液就会流走于皮肤之间,从而形成水肿病。
寸口脉象弦而紧,弦表明卫气运行不畅,就会出现恶寒,水液不能正常环流,而走窜于肠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