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
(冬季三个月加)柴胡(八分)、白术(八分)、陈皮(五分)、大腹槟榔(连皮、子共四枚)、生姜(五分)、桔梗(七分)
(春季三个月加)枳实,减去白术 (共六味药)
(夏季三个月加)生姜(三分)、枳实(五分)、甘草(三分,共八味药) (秋季三个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药)。
以上药物各切碎,分为三贴,一贴药以三升水,煮取二升,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如人行走四五里路的时间;如果四肢感觉壅滞,添加少许甘草,每贴再分作三小贴,每小贴以一升水,煮取七合,温服,然后将药滓合并再煮成一服,共煮成四服。(怀疑不是仲景的方剂)
【按语】这个方剂与所治疗的病症不相符,不做解释。
长服诃梨勒丸方
诃梨勒、陈皮、厚朴(各三两)
以上三味药,研成粉末,用炼蜜制成丸剂,如梧桐子大小,用酒送服二十丸,可加量至三十丸。
【按语】这个方剂应当放在前文“此谷气之实也”之后。
三物备急方
大黄(一两)、干姜(一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炒后,在外研成脂状)
以上药物都必须精良新鲜,先把大黄、干姜捣成粉末,再将巴豆研碎放入其中,一起捣一千杵,既可作散剂,也可用蜜制成丸剂,放入蜜器中储存,不要让它泄气。主治心腹部位各种突然发作的疾病,如果是中恶、客忤,出现心腹胀满,突然疼痛如锥刺,呼吸急促,口噤不开,像停尸一样突然昏死的情况,用暖水或苦酒送服如大豆大小的药丸三四丸,如果药咽不下去,就捧起患者头部,灌药使其咽下,不久应当痊愈;如果还没有痊愈,再给三丸,当腹中肠鸣,就会出现吐下症状,病就会痊愈;如果口噤,也必须折断牙齿灌药。
【方解】方名叫备急,是为了应对突然发作的各种腹满、腹急痛以及中恶、客忤、口噤、突然昏死等病症。如果口噤也必须折断牙齿灌药,这是担心不及时救治就会死亡,但不如后人用管子吹药入鼻的方法好。
【集解】李彣说:人突然患病几乎要死,都是感受毒邪、经历不正之气所致,这三味药相互配合,能够荡涤邪气,安定正气,或吐或下,使秽气上下分消,确实足以应对一时的急需。
治疗伤寒,使(患者)痊愈后不再复发,紫石寒食散方
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舂捣提炼)、栝楼根、防风、桔梗、文蛤、鬼臼(各十分)、太乙余粮(十分,烧制)、干姜、附子(炮,去皮)、桂枝(去皮。各四分)
以上十三味药,捣成散剂,用酒送服一方寸匕。
【按语】这个方剂不详细,不做解释。
发生尸厥时,患者脉搏跳动但没有呼吸,这是因为气机闭塞不通畅,所以看似安静如同死去,治疗方法。
将菖蒲研成碎屑,吹入两个鼻孔中,让人把桂的碎屑放在患者舌下。
【注释】外形像没有生病的人,有气息但脉象失常,叫做行尸。突然死亡不省人事,没有气息但脉象依旧,叫做尸厥。尸厥是正气突然被邪气闭塞不通,所以安静得如同死去,用菖蒲吹鼻,桂屑放在舌下,是为了通心神,启阳气。
又方
剔取左边头顶部位一寸见方的头发,烧成粉末,用酒调和,灌进喉咙,患者就会苏醒。
【方解】用菖蒲吹鼻,桂屑放在舌下,如果没有治愈,就用这个方法。因为头发是血的余气,血是心所化生,将头发烧后可以激发其阳气,用酒能行气血。用本人的头发,是希望一气相通。
救卒死方
将薤白捣烂取汁,灌进鼻孔中。
【方解】突然昏死,都是尸厥。薤白,形状类似蒜但较小,北方人叫它小根菜,南方人叫它钓乔。它的味道极其辛辣,捣汁灌鼻,也是通窍取嚏的意思。
又方
割取雄鸡冠上的血,用管子吹进鼻孔中。
把鸡蛋大小的猪脂,放入一升苦酒中煮沸,灌进喉咙中。
将鸡肝和血涂在脸上,用灰在四周围住,患者就会苏醒。
取大豆二十七粒,用鸡蛋清和酒调和,全部让患者吞下。
【方解】雄鸡冠血及肝、蛋清、猪脂、大豆、酒、醋等物品,无非是用阳性的东西来克制阴邪。用管子吹进鼻孔中,是说将鸡冠血或混合热酒,含在没生病的人口中,用苇管或笔管插入患者鼻孔中,将气连同药物吹进去,药物自然能咽下去,气通了牙关紧闭就会打开。
救卒死而壮热者方
取半斤矾石,用一斗半水煮化,用来浸泡双脚,要没过脚踝。
【注释】厥证且身体壮热,是阳厥腑病,用矾水浸泡双脚,是因为厥证起于下部,以此来收敛阳气。
【集注】程林说:厥阳独行,所以突然死亡且身体壮热。岐伯说:血与气一起向上冲逆就会形成大厥,大厥就会突然死亡。矾石是收摄的药物,用它浸泡双脚,来收敛上逆的阳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