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这是承接上文黄汗病,详细申述其症状。但文义不连贯,必定是错简,不予解释。
桂枝加黄芪汤方
桂枝 芍药(各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以上六味药,用八升水,煮取三升药液,温服一升,片刻后,饮用一升多热稀粥,以辅助药力,盖上被子保暖使身体微微出汗,如果不出汗就再次服药。
寸口脉象浮而迟,浮脉主热,迟脉主潜藏,热与潜藏相互搏结,叫做沉。趺阳脉象浮而数,浮脉主热,数脉主停止,热与停止相互搏结,叫做伏。沉与伏相互搏结,就叫做水。沉表示络脉虚弱,伏表示小便困难,虚弱与小便困难相互结合,水就流到皮肤,从而形成水肿病。
【按语】此条文义不连贯,不予解释。
寸口脉象弦而紧,弦表示卫气运行不畅,就会恶寒,水不能正常流通,流走在肠间。
【按语】此条必定有脱简,不予解释。
有人问:患者苦于水病,面目、身体、四肢都浮肿,小便不利,诊脉时不说水病,反而说胸中疼痛,气向上冲咽喉,感觉如同吃了烤肉,应当伴有轻微咳嗽气喘,确实像老师所说,那脉象是什么样的呢?老师说:寸口脉象沉而紧,沉主水病,紧主寒,沉与紧相互搏结,病结在关元部位,开始时病情轻微,年富力强时没有感觉,阳气衰弱之后,营卫之气相互干扰,阳气受损阴气旺盛,凝结的寒邪微微发动,肾气向上冲,咽喉堵塞,胁下急剧疼痛。医生认为是流饮病,而用峻下之法,气逆冲击的症状没有去除,疾病没有治愈;后来又用吐法,导致胃家虚烦,咽喉干燥想喝水,小便不利,水谷不能运化,面目、手足浮肿,又用葶苈丸利水,当时病情稍有好转,饮食过度后,浮肿又像以前一样,胸胁部疼痛,症状好像奔豚病,水液泛滥,就出现咳嗽气喘。应当先攻击上冲之气,使其停止,然后治疗咳嗽,咳嗽停止气喘自然会痊愈,先治疗新出现的病症,旧病放在后面治疗。
【按语】此条文义不连贯,不予解释。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