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凡是患有各种水病的人,如果是腰部以下肿胀,应当通利小便;如果是腰部以上肿胀,应当发汗,这样病才能痊愈。
【注释】“凡是患有各种水病的人”,说的是各种水病的情况。治疗各种水病,应当知道根据表里上下的不同情况采用分消水邪的方法。腰部以上肿胀的,是水邪在体表,应当发汗使病痊愈,这是越婢汤、青龙汤等方剂的适应证;腰部以下肿胀的,是水邪在体内下部,应当通利小便使病痊愈,这是五苓散、猪苓汤等方剂的适应证。
【集注】赵良说:身体的上半部分,属于天的范畴,是阳;身体的下半部分,属于地的范畴,是阴。而身体的腠理能够运行天部分的阳气,小便能够通利地部分的阴气。所以水液停留在身体上部的,打开腠理使水液随着汗液发散出去;水液停留在身体下部的,疏通水道使水液自行排出。这就是《内经》中所说的“开鬼门、洁净府”的方法。
尤怡说:发汗、通利小便,是根据水邪的趋势来因势利导地治疗。
患水病腹部肿大,小便不通畅,脉象沉伏到几乎摸不到的,体内有水邪,可以使用泻下的方法治疗。
【注释】上一条是为水邪在体表、在体内下部的情况制定的治疗方法。如果水邪在体内里的情况,就不适合用这种方法治疗了。腹部属于至阴的脾脏所主,所以患水病必定会腹部肿大。水液蓄积在体内,所以小便不通畅。脉象沉伏到几乎摸不到,就是沉伏脉。脉象沉伏、腹部肿大、小便不通畅,说明体内里的水病已经形成,所以可以使用泻下的方法治疗。十枣汤、神佑丸之类的方剂,斟酌情况使用就可以了。
【集注】程林说:腹部肿大,是因为水邪在体内里,小便不通畅,是因为水液不能正常运行,所以脉象必定是沉伏的,因此适合用泻下的方法来通利体内的水邪。
里水病的症状是,全身面目都发黄并且肿胀,脉象沉,小便不通畅,所以导致患水病;假如小便通畅,这是津液损耗缺失,所以导致口渴,用越婢加术汤来主治。
【按语】“用越婢加术汤来主治”这七个字,应当在后面“太阳病,脉象浮而紧”那一条中“发汗即愈”的下面,文义才连贯,必定是书籍在传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在这里看“里有水”的表述,自然就可以知道不是越婢加术汤这种解表的药物所能治疗的了。
【注释】这是承接上一条来说明里水病还没有发展到实症的程度,不可以用泻下、不可以通利小便的含义。里水病,说的是体内里有水邪。全身面目都发黄并且肿胀,这是有水邪的症状;脉象沉,这是有水邪的脉象。虽然有这些症状和脉象,还是必须有口渴、小便不通畅、腹部肿大的情况,才算是体内里有水邪。如果腹部没有肿大满闷急迫的症状,这说明里水病还没有发展到实症的程度,不可以用泻下的方法治疗。如果小便通畅,这是津液损耗缺失导致口渴,不是体内里有水邪导致口渴,也不可以通利小便。
【集注】尤怡说:里水病,是水邪从体内里积聚形成的,与风水病不同,所以它的脉象不是浮象而是沉象,并且水邪在体内里旺盛,必然会向外泛滥,所以全身面目都会发黄肿胀。水病小便应当不通畅,现在反而小便通畅,那么津液就会损耗缺失,水病已经好了,而口渴的病又出现了。
越婢加术汤药方(见下面)。
胃脘部坚硬,大得如同盘子的边缘,如同旋转的盘子,这是水饮病导致的,用枳实白术汤来主治。
【注释】胃脘部坚硬,大得如同盘子的边缘,如同旋转的盘子,这是体内里的水饮导致的。看起来似乎应当用泻下的方法治疗但又不可以用泻下的方法治疗,是因为虽然坚硬肿大但是没有胀满疼痛的症状,这是水饮和正气虚弱相互结聚,不可以用泻下的方法治疗。所以用白术的量加倍于枳实,来补益正气并且兼能破除坚结,气机运行那么结聚就会散开,这是两方面都能兼顾的方法。这是里水病不可以用泻下方法治疗的调和方剂。
【集注】赵良说:胃脘部,是胃的上脘部位。胃气虚弱,那么喝进去的水就会不能消化,痞塞结聚并且坚硬,必须增强胃气,才可以消除痞塞。白术能够健脾强胃,枳实善于消除胃脘部的痞塞,驱逐停蓄的水液,消散停滞的气机。
程林说:这种病症如同盘子一样而不像杯子一样,这是水饮散漫的状态。因为水饮散漫在胃脘部如同盘子一样,不必用辛热的方剂来发散水饮,只用枳实白术汤来消散水饮,使胃脘部变得柔软那么水饮自然就会消除。
沈明宗说:看到胃脘部坚硬肿大如同盘子一样,应当审察是虚证还是实证,是寒证还是热证,脉象的浮沉、迟数、大小等不同情况,不要固执地使用方剂而错误地用药。
尤怡说:说这是水饮导致的,是为了区别于气分病。气分病没有形质,用辛甘的药物来发散气邪,水饮病有形质,用苦泄的药物来通泄水邪。
枳实白术汤药方:枳实(七枚)、白术(二两)。
以上两味药,加入五升水,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胃脘部变得柔软水饮就应当消散了。
【集解】李彣说:枳实能够消除胀满,是用苦味来通泄邪气;白术能够去除湿气,是用苦味来燥湿。后来张元素治疗痞塞病使用枳术丸,也是从这个方剂变化而来的。只是这里是水饮导致的病症,所以用汤剂来荡涤水饮;那里是饮食积滞所伤导致的病症,所以用丸剂来消磨积滞。一个是汤剂一个是丸剂,各自都有深刻的意义,不是没有根据随意使用的。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