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太阳经与阳明经合病的情况,若患者表现为气喘且胸部胀满,不可使用攻下之法,而适宜用麻黄汤进行治疗。
【注释】太阳经与阳明经合病,既不下利也不呕吐,这表明里气充实,没有受到邪气侵犯。如果出现气喘并且胸部胀满,这是表邪强盛,邪气壅滞在胸肺之间。邪气在高位的表部,并非结胸证,所以不可使用攻下之法,用麻黄汤发表邪、通肺气,气喘和胸部胀满自然会痊愈。
【集注】喻昌说:两经合病,应当使用两经的药物,怎么能专用麻黄汤呢?大概是太阳、阳明两经邪气相合,邪气侵犯胃部,不呕吐就下利,所以用葛根汤。现在邪气侵犯肺部,所以气喘并且胸部胀满,麻黄、杏仁是治疗肺气喘逆的专用药物。
魏荔彤说:两经合病,唯独在胸肺之间出现症状,气喘并且胀满,这正是两经的表邪致病,不能错误地认为胸膈属于里,而盲目使用攻下之法,比如大、小陷胸汤之类。
若太阳经与少阳经合病,患者自行出现下痢症状,应给予黄芩汤进行治疗;若患者除下利外还伴有呕吐症状,则应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为主方进行治疗。
【注释】太阳经与少阳经合病,是指太阳经的发热、恶寒,与少阳经的寒热往来等症状同时出现。如果表邪强盛,肢节出现烦疼,就应当用柴胡桂枝汤,从两方面解除表邪。现在里热强盛而自行下利,就应当用黄芩汤清热,以调和里气。如果出现呕吐,就再加上半夏、生姜,这是在清解调和之中兼有降逆的方法。
【集注】程知说:这里说太阳、少阳合病出现下利,适宜使用和解之法。提到太阳经,说明还有表证。然而已经出现下利,那么入里的热象已经明确,所以不解表而清里。成无己说:太阳、阳明合病,下利是因为病在表,应当用葛根汤;阳明、少阳合病,下利是因为病在里,可以用承气汤。这次太阳、少阳合病,下利是因为病在半表半里,不适合用发汗或攻下之法,所以用黄芩、芍药来和解。呕吐,是邪气上逆。所以加半夏、生姜来散逆气。
汪琥说:太阳、少阳合病发展到下利,那么在表的寒邪,全部入里化为里热了。里热不实,所以用黄芩汤清里热,使里热清除,在表的邪气自然就调和了。所以这条病症,不但太阳经的桂枝应当禁用,就连少阳经的柴胡也不需要使用。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掰开,十二枚)
将黄芩汤的四味药,加入一斗水,煎煮后取三升药液,滤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白天服药两次,夜晚服药一次。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在黄芩汤的药方基础上,加入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其余的煎服方法按照黄芩汤的方式进行。
【方解】由于体内有热,致使气机失调,从而出现自行下利的症状。方中用黄芩来清泄里热,甘草调和中焦脾胃,再配伍芍药、大枣,能使药效倍增。里热清除,气机调和,下利自然就能止住。
【集解】柯琴说:因为热邪不在半表之处,所以不用柴胡;热邪已经入于半里,因此以黄芩配伍芍药为主药。如果并非脾胃虚弱,就不需要用人参;倘若兼见呕吐症状,依旧添加半夏、生姜即可。
阳明与少阳合病,必然会出现下利症状。若脉象“不负”,这是病情顺遂的表现;若脉象“负”,则表明病情不利。所谓“负”,就是两经相互克制伤害。若脉象滑且数,说明体内有宿食,此时应当采用攻下之法,适宜用大承气汤治疗。
【注释】阳明经属土,少阳经属木,这两条经脉的病位偏于里,所以合病时必定会出现下利。阳明经的正常脉象是大,少阳经的正常脉象是弦,若脉象呈现大且弦,这是两经合病应有的脉象,适宜用黄芩汤清热,调和中土,同时疏泄木邪,下利便会自行停止。如果脉象只是大而不弦,说明土未受木邪侵犯,疾病容易痊愈,这就叫做“顺”;若脉象只是弦而不大,意味着木来克制土,疾病就难以治疗,这就叫做“负”。如今脉象并非大,而是弦且滑数,由此可知并非木土相克致病,而是宿食导致的热利,所以不用黄芩汤,而用大承气汤攻下宿食。太阳与阳明合病出现下利,表证较为突出,所以用葛根汤发汗解表;阳明与少阳合病出现下利,里证较为突出,所以用大承气汤攻下里实;太阳与少阳合病出现下痢,半表半里之症较为突出,所以用黄芩汤和解。若不是合病的情况,那么桂枝汤、麻黄汤分别主治太阳经的表证,五苓散、抵当汤分别主治太阳经的里证;葛根汤主治阳明经的表证,三承气汤主治阳明经的里证;小柴胡汤主治少阳经的表证,大柴胡汤主治少阳经的里证,各有其特定的主治范围。
【集注】张兼善说:凡是合病都会出现下利,需依据外在症状来加以区分。太阳病的症状为头项疼痛、腰脊僵硬;阳明病的症状为眼睛疼痛、鼻子发干、无法安卧;少阳病的症状为胸胁疼痛、耳聋。凡是遇到两经的病症同时出现且伴有下利的情况,就称为合病。然而,两经只要各自出现一两个症状就算合病,不一定要所有症状都具备。
林澜说:这一节包含三种证候,大承气汤仅能治疗脉象滑数且有宿食的证候,并非同时治疗另外两种证候。脉象“不负”的情况,虽然下利,但脉象还未达到纯粹的弦脉,文中未提及治法。陶华说:曾用小柴胡汤加葛根、白芍治疗,疗效显着。“负”的情况,脉象是纯粹的弦脉。脾胃衰败若只见到相克的脉象,就不必治疗了。因为同样是阳明经的合病,却存在邪气在经与在腑的差异,怎能在邪气在经的时候,一概使用承气汤治疗呢?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