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办公桌上,刘好仃刚坐下,就听见前台小张兴奋地跑进来:“刘工!我们网站访问量翻倍了!”
他抬头看了眼窗外,深圳的天总是亮得早,连空气都带着一股子干劲儿。活动结束后第二天,整个厂里像是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人人都在谈论品牌体验日那天的盛况。
“你先别激动。”刘好仃笑着摆摆手,“数据整理出来了吗?”
“早就弄好了!”小张把一沓打印好的报告递过来,“这是我们从各个平台抓取的反馈评论,还有客户留言。”
刘好仃接过报告,翻了几页,眉头慢慢舒展开来。关键词分析显示,“产品体验”“品牌形象”“温暖”“生活感”这些词频频出现,几乎成了热搜标签。他注意到有一条私信被特别标注,是来自南方一家大型采购商的留言:“贵司的品牌理念令人印象深刻,期待进一步合作机会。”
他合上报告,轻声道:“看来那场活动没白忙活。”
“可不是嘛。”小张凑近点,“还有几个老客户打电话来问能不能定制纪念版手册,说他们想留一本回去给员工看。”
刘好仃笑了笑:“那就做吧,限量五十本,封面加烫金logo。”
“真要印啊?”小张眼睛一亮。
“当然,”刘好仃站起身,“有时候,一块玻璃能照亮一个家;一句话,也能打动一群人。”
办公室外头,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刘好仃走进会议室时,市场部主管正对着电脑皱眉:“邮件太多了,有几封我看不懂……好像是法语和德语写的。”
“翻译呢?”刘好仃一边坐下一边问。
“临时请假了,说是孩子发烧。”
刘好仃扫了一眼屏幕,果然,有几封邮件内容模糊不清,像是用机器翻译出来的句子,读起来怪怪的。
“联系外聘翻译顾问了吗?”他问。
“已经打了电话,对方说两小时内可以回复。”
“行,等他们的审阅结果。”刘好仃喝了口茶,“不过先别急着回信,咱们得确保每句话都准确表达我们的诚意。”
“明白。”市场主管点头,“其实我最在意的是这封德国客户的邮件。”
刘好仃接过鼠标,点开那封邮件。发件人署名是“Hans Müller”,主题栏写着“Visit to Shenzhen Plant – Request”。
正文大意是:非常感谢你们的品牌体验日邀请,我们对贵公司的产品工艺和企业文化深感兴趣,希望能在未来三周内安排一次工厂参观,并与管理层进行深入交流。
刘好仃看完,嘴角微微扬起:“德国客户,主动提出参观工厂,这是个信号。”
“什么信号?”
“说明他们不只是看热闹,而是想深入了解我们。”
市场主管点点头:“那我们要准备接待流程吗?”
“当然。”刘好仃翻开笔记本,“先确认他们计划来访的时间,再安排生产部门配合展示环节。另外,提前准备好介绍资料,最好能配上英文+德文双语版本。”
“没问题,我这就去安排。”
刘好仃看着市场主管匆匆离开的背影,心里踏实了些。他知道,品牌的影响力,从来不是靠一场活动就能撑起来的,它是一次又一次真诚沟通、一次次用心回应累积的结果。
而今天,他们正在被世界看见。
几天后,公司接到了行业媒体《建材前沿》的采访通知。
“他们想来总部实地拍摄,重点讲品牌建设的故事。”王莉拿着行程表走进来。
“什么时候?”刘好仃问。
“下周二上午,预计两个半小时。”
“那得协调一下生产线那边。”刘好仃沉吟片刻,“让生产主管调整调试时间,尽量避开采访时段。”
“我已经沟通过了,他们同意把调试班次往后调两个小时。”王莉顿了顿,“不过展厅那边还需要重新布置一下,特别是‘透明的温度’展区。”
“没问题。”刘好仃点头,“另外,让他们看看采访提纲,有什么重点问题,咱们提前准备。”
王莉递给他一份文件:“记者还特别注明,想了解品牌建设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您个人的经历。”
刘好仃接过文件,翻开一看,果然,在采访问题清单中,有一条写着:“作为一线出身的企业代表,您如何看待品牌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关系?”
他轻轻合上文件,笑了笑:“这个问题,我倒是有话可说。”
“您打算怎么回答?”王莉好奇。
“我会告诉他们,品牌不是贴在墙上的口号,而是每一个员工日常工作的缩影。”刘好仃望向窗外,“就像我们厂里的玻璃工人,每天打磨、切割、质检,他们可能不说什么高大上的词,但他们知道,只有把每一块玻璃做到极致,才能让它透出光来。”
王莉听着,眼里泛起笑意:“这话挺适合上杂志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