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边,手里端着那杯永远泡得有点浓的茶。阳光透过玻璃,在桌面上投下一道道细碎的光斑,像是某种神秘的信号。
“资料都收齐了吗?”他头也不回地问。
“齐了。”小赵抱着一摞文件从门口探出脑袋,“整整三十七份方案,看得我眼都花了。”
“不急。”刘好仃笑了笑,“咱们这不是在找答案,是在挑未来。”
会议室里已经摆好了长桌,上面铺满了各种打印资料、电子表格和手写的备注。技术部的小李坐在角落里敲键盘,老陈一边翻账本一边摇头,王姐刚处理完生产订单也赶了过来,连一向低调的行政小林都带来了几份特别标注过的资料。
“大家辛苦了。”刘好仃环视一圈,语气轻松,“现在我们手上掌握的信息,可以说是全厂历史上最全面的一次智能化调研成果。接下来,就是把它们整理清楚,找出最适合我们的路。”
“这事儿可不容易。”老陈叹了口气,“有些方案看着挺牛,但价格高得离谱,咱这预算顶多买个开机仪式。”
“别急嘛。”刘好仃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先分类整理,再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就像炒菜,你总得先把食材准备好,才知道怎么搭配味道最好。”
于是,一场“数据大清洗”开始了。
小赵负责收集所有成员手里的资料,小李帮忙归类,王姐用她多年生产经验判断哪些方案更贴合实际操作流程,小林则在一旁录入电子表格,方便后续比对分析。
“这份有意思。”小林忽然指着一份资料,“这个智能质检系统,不仅检测精度高,还预留了升级接口,据说以后可以接入AI学习模型。”
“哦?”刘好仃凑过去看了看,“这倒是个加分项。”
“不过目前还没开放具体功能,厂商说是还在调试。”小林补充道。
“那就记下来,作为潜在选项。”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质检、升级空间、兼容性。
几个小时下来,资料终于整理完毕。团队成员围坐在会议桌前,面前是一张详细的评分表。
“接下来是打分环节。”刘好仃清了清嗓子,“我们会按照五个维度来评估:成本、实用性、兼容性、升级潜力和实施难度。每项满分十分,最后加权算出综合得分。”
“我先说一个。”小李举手,“有个配料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很高,能节省不少人工成本。但它需要更换部分现有设备,初期投入不小。”
“成本扣两分,实用性加一分。”刘好仃边记边说,“这个我们得考虑进去。”
“还有一个切割设备,误差只有0.1毫米,比专家说的还精确。”小林兴奋地说,“但问题是,它需要配套的冷却系统,不然容易过热。”
“实用性强,但兼容性差。”王姐点头,“如果我们车间没做相应改造,装上去反而麻烦。”
“那就先标记下来,作为未来可能合作的对象。”刘好仃写下了“待跟进”。
轮到老陈发言时,他推了推眼镜:“有一个能耗监控系统,虽然功能不算特别炫,但胜在稳定可靠,而且价格适中。我觉得它很适合我们现在的情况。”
“听起来不错。”刘好仃点头,“性价比高,就冲这点,给它加点分。”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筛选出了四个候选方案:
智能质检系统(高精度、有升级潜力)
配料自动控制系统(高效节能、需设备更新)
能耗监控系统(稳定实用、性价比高)
智能切割设备(精准度高、配套要求高)
“这四个方案各有千秋。”刘好仃总结道,“但我们不能只看表面,得深入分析。”
“其实还有个事。”小赵突然插话,“我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提到,那个质检系统的开发公司最近正在跟一家大型建筑企业合作,说不定他们已经在优化产品了。”
“这倒是条好消息。”刘好仃眼睛一亮,“如果真有进展,说明市场认可度高。”
“不过……”王姐皱眉,“这些方案里,没有一个是完全符合我们现有生产线的。”
“所以才要开这场讨论会啊。”刘好仃笑了笑,“我们不是选完美方案,而是选最合适的方案,并且想办法让它变得更合适。”
“比如?”小李好奇。
“比如——”刘好仃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可以结合多个方案的优点,进行局部整合。就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的模块拼在一起,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智能化系统。”
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
“那要不要把能耗监控和质检系统结合起来?”小林提议,“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实时监测能耗变化。”
“好主意!”刘好仃点头,“这样一来,就能实现‘检测+监控’一体化。”
“那配料系统能不能也整合进去?”小赵继续发问。
“理论上可行。”小李沉思片刻,“但得看软件接口是否兼容,控制逻辑是否一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