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手边摆着一杯刚泡好的茶,茶香在空气中轻轻飘散。窗外阳光明媚,厂里的绿植修剪得整整齐齐,仿佛连风都变得清新了些。
他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上是小王昨晚发来的消息:“刘哥,我查了几个网站,绿色生产的技术资料真的太多了,看得我头都大了。”
刘好仃笑了笑,回了个“明天开会再说”,然后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他知道,绿色生产的路已经走到了技术探索这一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那些纸上的想法变成实际可行的方案。
会议室里早早坐满了人,气氛比前几天还要热烈。白板上贴着三张便签纸,分别写着“原材料优化”、“工艺流程改进”和“设备升级”。大家都围坐在桌边,手里拿着笔记本,脸上带着跃跃欲试的表情。
“今天咱们的任务很明确,”刘好仃开门见山,“我们要开始收集关于绿色生产技术的资料,看看哪些是我们能用、值得试的。”
“那从哪儿开始?”一位年轻员工问。
“图书馆、网络,还有——”刘好仃顿了顿,眼神扫过全场,“同行交流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机会。”
“听起来像是要做个‘技术情报员’。”小王笑着接话。
“没错,”刘好仃点头,“而且不只是找资料,还得筛选出真正有用的信息。别被一堆高大上的术语吓住,关键是要看它能不能落地。”
于是,团队分成了两组:一组去厂里的小图书馆翻找相关书籍和旧期刊,另一组则负责在网络上搜集信息。刘好仃还特地准备了一套筛选标准,让大家知道该关注什么内容。
“优先找跟玻璃行业相关的案例,最好是已经在中小型企业中应用过的技术。”他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节能、减排、高效、低成本。”
大家纷纷点头,各自散开行动。
下午的时候,图书馆那边传来好消息。一个年轻的实习生兴奋地跑进办公室,手里举着一张泛黄的纸条。
“刘哥!我发现这个!”她把纸条摊在桌上,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科研机构的名字和地址。
“这是哪本书里找到的?”刘好仃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
“是一本十年前的环保技术汇编,书页中间夹着的。”实习生说,“看起来像是以前有人研究过这家机构,但后来没下文了。”
刘好仃沉思片刻,随即露出笑容:“不管有没有下文,至少现在我们可以试试。”
当天晚上,小组汇报如期举行。大家把自己一天下来整理的信息汇总在一起,虽然有些杂乱,但方向已经清晰了不少。
“有个问题,”一位技术人员皱眉道,“这些资料里提到的技术很多都是大型企业用的,像我们这种规模的工厂,可能很难直接照搬。”
“所以我们要找的是适合我们的。”刘好仃点点头,“不是所有先进技术都要用,而是挑最合适的。”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就安排了几个人去打听那家科研机构的最新信息。他们先试着打了纸条上的电话号码,结果提示是空号;又去官网查找联系方式,发现页面更新停留在三年前。
“看来这家机构有点神秘啊。”小王一边拨号一边开玩笑。
“不一定是神秘,可能是换了地方。”刘好仃没笑,反而更认真了,“这样,你们分头行动,一个去找行业协会问问,一个去社交媒体平台发帖求助,还有一个联系一下那本书的出版社,看能不能拿到更多信息。”
几个小时后,第一份反馈来了。一位行业前辈在论坛上留言,说这家科研机构确实有实力,但合作门槛很高,通常只和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打交道。
“我们厂子虽然不大,但我们有决心。”刘好仃看着留言说道,“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来凑热闹的,而是真心想学习、愿意投入。”
与此同时,另一位成员也传来了好消息:出版社那边回复说,这本书的作者曾与那家科研机构有过合作,或许能帮忙牵线搭桥。
“不错,继续跟进。”刘好仃鼓励道。
第三天上午,刘好仃正在办公室喝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之前联系的一位老朋友打来的。
“老刘,听说你找XX研究院的事儿了?”对方的声音带着点调侃,“你们胆子不小啊。”
“怎么?真难搞?”刘好仃笑着问。
“也不是不能搞,就是得拿出点诚意来。”对方压低声音,“他们对合作对象要求挺高的,尤其重视企业的执行力和环保意识。你要真想谈,得准备好一份详细的计划书,还有你们厂里现有的环保成果展示。”
“没问题,我已经让小王他们在整理资料了。”刘好仃语气坚定。
挂完电话,刘好仃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开会。他把刚才得到的信息分享了一遍,然后布置任务。
“这两天重点做三件事:第一,整理我们厂过去几个月在环保方面的进展和成果;第二,写一份初步的合作意向书,说明我们的目标和技术需求;第三,继续想办法联系上他们的负责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