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洒在会议室的长桌上,几杯茶冒着热气,氤氲出一片暖意。刘好仃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堆成小山的技术资料,忍不住揉了揉眉心。
“这玩意儿比过年清库存还难搞。”他嘀咕了一句,引来一阵轻笑。
老张翻着一份设备参数表,头也不抬:“可不是嘛,光是除尘这块就有十几种方案,看得我眼都花了。”
“别急。”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先按类别分,再按适用性筛,最后按预算挑。咱们一步步来。”
小李一边整理文件一边点头:“对,不然越看越乱。”
于是,整个上午就在这种有条不紊的节奏中过去了。每个人负责一部分资料的初步筛选,剔除明显不适合厂里实际情况的内容。到了中午,原本杂乱无章的资料已经归成了三摞:废气处理、废水回收、节能改造。
“进度不错。”刘好仃满意地点点头,“下午咱们深入分析,看看哪个更靠谱。”
午休过后,会议室又热闹了起来。大家围坐一圈,开始逐项讨论。
“这款除尘设备看起来性能不错,但安装难度有点高。”老张指着一份图纸说,“咱们厂房布局紧凑,可能得动点‘大手术’。”
“那款废水回收系统倒是省事,就是运行成本太高。”小李皱眉,“每天电费估计能赶上半个车间的用量。”
“这个余热回收系统呢?”刘好仃突然插话,“我记得专家提过,挺适合我们这种情况。”
小王立刻翻开报告:“是的,理论上可以降低能耗15%左右,而且后期维护也相对简单。”
“听起来不错。”刘好仃眼神一亮,“不过得考虑一下初期投入和回报周期。”
正说着,财务部的小周推门进来,手里拿着计算器和笔记本:“你们要的数据我都带来了,我帮你们算算账。”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只有计算器“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如果选这套余热回收系统,前期投入大概需要八十万,但一年内就能回本。”小周报完数据后补充道,“前提是生产量稳定。”
“八十万不算多。”刘好仃沉思片刻,“关键是要确保设备运行稳定,不能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
“放心吧,这家厂商还有专门的售后团队。”小李指着说明书上的信息,“他们承诺一年内免费上门维护。”
“那就值得考虑。”刘好仃点点头,“回头联系他们安排实地考察。”
讨论一直持续到傍晚,最终确定了几个候选方案。大家各自带着任务回家,准备第二天继续深入研究。
第二天一早,会议室里又恢复了热闹。
“昨晚我跟陈教授通了个电话。”刘好仃一边泡茶一边说,“他建议我们优先考虑余热回收和高效除尘这两块。”
“我也觉得这两个方向最实际。”小王附和道,“一个是节能减排,一个是直接关系环保达标,都是硬指标。”
“那问题来了。”老张摊手,“这几个方案各有优劣,怎么选?”
刘好仃笑了笑:“很简单——谁更适合我们,就选谁。”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围绕几个核心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A方案便宜,但后期费用高;B方案贵,但效率更高。”小李对比着数据,“从长远来看,B方案更划算。”
“可我们目前资金紧张。”财务部的小周提醒,“如果全盘采用B方案,可能得申请贷款。”
“那就分步来。”刘好仃果断拍板,“先在关键环节用B方案,其他部分用A方案过渡。等后续资金充裕了,再逐步替换。”
“这样既能保证效果,又不会一下子压垮财务。”小王点头赞同。
“另外,还要考虑安装难度。”刘好仃补充道,“设备进场之后,调试期不能太长,否则影响生产。”
“这点我也问了。”小李翻开记录本,“厂家那边说最多两周就能完成调试,期间他们会派技术人员驻场支持。”
“行。”刘好仃一锤定音,“那就定下这套组合方案。”
会议结束后,大家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虽然还没真正实施,但至少方向明确了。
几天后,刘好仃带着小王和老张踏上了前往山东的列车。
火车穿过田野与城市,窗外风景飞速倒退。车厢里,三人还在低声讨论着即将见到的工厂情况。
“听说他们的生产线比我们还老旧,但环保做得特别好。”小王感慨,“真是人不可貌相。”
“关键是人家愿意改。”老张笑道,“有时候不是技术不行,是人心不够齐。”
“这次回去,我们也得把员工动员起来。”刘好仃点头,“环保不只是设备的事,更是人的事。”
抵达目的地已是傍晚。接待他们的是当地玻璃厂的技术负责人,一位干练的中年男子。
“欢迎欢迎。”他热情地握手,“早就听说深圳那边也在做环保升级,没想到这么快就找上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