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丧礼顺利结束,未生波折,与贾环所料不符,异常平静。
二十七日后,弘武帝完成国丧。
于养心殿落座,弘武帝首次感受到身为真正 ** 的权力感,一言一行皆得自由。
太上皇驾崩后,他首道圣旨便是令朝臣归还国库欠款。
能够偿还的大臣勋贵只能含泪缴清,不敢多言,毕竟局势已变。
然而家中经济拮据无法偿还的官员勋贵也为数不少,他们只得四处求助。
荣国府,荣庆堂内。
贾母端坐主位,史家两兄弟垂手而立,面露愁容:“姑母,贾家既已收到通知先行偿还欠款,您为何不告知侄儿?若早知此事,侄儿也有时间筹措银两。
您该清楚家中现状,我们又到何处筹钱?”
贾母内心亦感不悦,忆及当年,这两兄弟为争夺忠靖侯爵位,不但耗尽家财,还与元兴勋臣关系密切,此举令开国功臣世家极为不满。
尽管心中不快,但那是娘家之事,总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于是问起:“你家欠款几何?还有多少困难?”
史鼐苦笑着对姑母说:“史家总共欠银十万两,我们已经凑了七万两,还差三万两,即使卖了许多家当才勉强补上,再卖下去就只能是铺子和田产了,那样的话,史家恐怕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他无奈地望向贾母,眼中充满期待。
贾母听后悲伤地说:“你们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史家落到这般田地,我将来怎么有脸去见老侯爷!罢了,叫鸳鸯拿三万两银票给你们。"
史家两兄弟脸上露出喜色,连连道谢:“多谢姑母,还是姑母最疼我们!”
贾母疲惫地摆摆手,让鸳鸯送他们离开。
在宁国府,贾环同样接待了几位前来借钱的开国勋臣,对他们都有所接济,使这些人对他感激不尽。
第二天早晨。
贾环无所事事,见天气晴朗,便对晴雯、香菱等丫头说:“我想出去走走,你们有谁想一起去玩吗?”
晴雯等人一听都很高兴,小吉祥更是兴奋得跳了起来:“太好了,三爷,我也要去!”
平儿想了想,笑着说:“我还是留在家里看家吧,你带上她们去玩吧。"
彩霞虽然稳重也想去,但还是说道:“三爷,我也不去了,和平时姐姐一起守家。"
最终决定让晴雯、香菱、小吉祥和小幺儿四人随贾环出门,贾环让他们都穿上男装以便行动方便。
四个丫头换好男装出来,晴雯和香菱的装扮让贾环眼前一亮,觉得她们看起来像两个英俊的小厮,而小吉祥和小幺儿则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神京城东的布善街是最繁华的地段,各种酒楼、布店、日用品应有尽有。
今天街上出现了五个年轻人,其中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后跟着四个俊俏的小厮。
他们正是贾环一行,贾环并未骑马,而是坐着马车来到城东后步行游览,他的亲兵不敢打扰他的兴致,只在远处跟随,派一人乔装成路人保护,若有危险可迅速返回报信并提供援助。
几个丫头刚上街,就像脱缰的野马四处疯玩,对面人偶、糖人、泥娃娃之类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买下,说是给家里姐妹带礼物。
逛了一会儿后,贾环带着提着大包小包的丫头们,走进了一家酒楼吃午饭,没去自家的来东顺酒楼是为了换个口味。
这家酒楼叫香味阁,名字普通但生意不错。
贾环和几个丫头定了个包间坐下后,他对店小二说:"把你们酒楼最好的招牌菜端上来几样,再来一坛上等的女儿红!"
小二一看贾环的穿着打扮就知道是富家少爷,立刻毕恭毕敬地答道:"客官稍等,马上就好。"
小吉祥和小幺儿趴在窗边望向街道,一边聊天一边指指点点,满脸兴奋。
不一会儿,酒菜就上了桌,大家开始用餐。
小吉祥尝了一口菜,皱眉道:"三爷,这家酒楼的菜不如来东顺的好吃!"
晴雯白了她一眼:"既然觉得不好吃,那就别吃了!"
小吉祥嘿嘿一笑:"怎么不吃?偶尔换换口味也好啊,虽然比不上家里做的,但也凑合能吃,我就勉强吃一口吧。"
看着小吉祥得意的样子,晴雯气愤地说:"三爷,您看看这丫头都被您宠成什么样了,还有没有规矩!"贾环一边喝着女儿红,一边悠闲地看着丫头们拌嘴,也不插话。
小吉祥和小幺儿本来就是小吃货,此时吃得满嘴流油,小吉祥还不时对晴雯挤眉弄眼,气得晴雯够呛,但还是不忘给贾环倒酒。
正吃饭的时候,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贾环皱眉往下看,只见酒楼门口站着一个蓬头垢面、眼神呆滞的妇人,被店小二赶走,周围的人也在议论纷纷,似乎在谈论什么,但最后都无奈地摇头。
这时,酒楼掌柜来了,让小二停下动作,他端着一碗饭菜递给那位妇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吃吧,想开点,你斗不过他们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