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爷……别……别怪他们……”
朱雄英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他的双眼因高热而布满血丝,但瞳孔深处,却闪烁着一种不属于八岁孩童的、令人心悸的镇定与清明。
“神仙爷爷……又来我梦里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唰”地一下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朱元璋立刻收刀入鞘,蹲下身子,声音瞬间从暴怒转为急切的关怀:“大孙,你梦到啥了?快跟皇爷爷说!”
朱雄英喘了口气,用尽力气,将他早已准备好的说辞,用一种仿佛在复述神谕的口吻,一字一句地说了出来:
“神仙爷爷说,我身上的不是病,是一种‘痘毒’。这毒就像种子,早就藏在很多人身体里,平时不动,一旦遇到天时不对,就会发作。它从内而外,先是烧得人滚烫,然后就会像这样……开出‘毒花’。”
他用后世病毒潜伏期、爆发期的理论,套上了“痘毒”、“种子”、“毒花”这些符合古代认知的词汇。
太医们听得面面相觑,这些说法闻所未闻,却又似乎隐隐合乎某种道理。
“神仙爷爷说,”朱雄英的目光扫过那群呆若木鸡的太医,“你们说的都对,又都不对。”
他看向那位主张用大黄、石膏的张太医:“清热解毒,是对的。因为这‘痘毒’属火,性极热。”
他又转向那位主张用人参、黄芪的老太医:“扶助正气,也是对的。因为身体才是战胜‘痘毒’的根本。身体强了,自己就能把毒赶出去。”
“可是,”他话锋一转,声音虽弱,却掷地有声,“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单纯泻火,会伤了根本;单纯进补,又会助长了毒焰。这就好比两军交战,我方兵力不足,敌人粮草充足。你们一个说要断敌粮草,一个说要给我方增兵,都对,但如果分开来做,就都晚了!”
这番比喻,通俗易懂,瞬间击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尤其是朱元璋,他一生戎马,对行军打仗的比喻最是敏感。他觉得孙子这话说得太对了,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刘淳院使壮着胆子,颤声问道:“那……敢问殿下,神仙可有……可有良方?”
“有!”
朱雄英的回答干脆利落。他闭上眼睛,仿佛在竭力回忆梦境,然后报出了一连串药名: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紫草,生甘草……”
他报出的,正是后世中医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尤其是针对天花、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经典组合。这些药材,无一不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良药,而且药性相对平和,不像大黄、石膏那般峻烈。
“神仙爷爷说,这方子,旨在清毒而不伤正,扶正而不助邪。金银花、连翘为君,直击‘痘毒’要害;板蓝根、大青叶为臣,清解血中热毒;紫草凉血化斑,可让‘毒花’尽快凋谢;甘草调和诸药,护住脾胃根本。”
一番君臣佐使的药理分析,从一个八岁孩童口中说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把在场的所有太医都震得目瞪口呆。
他们行医一生,从未听过如此精妙的配伍思路。这些药材他们都认识,但如此组合,如此阐释,却是闻所未闻!
“荒谬!简直是荒谬!”
刘淳猛地抬起头,脸上满是震惊与抗拒。这不仅仅是医学上的质疑,更是对他一生所学权威的挑战!“殿下,此乃仙人托梦,玄之又玄,岂能当真?药方事关殿下千金之躯,岂可儿戏!这些药材虽是平和,但如此组合,药性大寒,殿下虚弱之躯,如何受得住?万一……万一出了差池,臣等万死莫辞!”
他这话,看似忠心耿耿,实则是在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得一干二净。
“刘淳!”朱元璋的眼神再次变得冰冷,“你的意思是,俺大孙在说谎?”
“臣不敢!只是……只是祖宗之法不可变,行医之道,在于稳妥啊,皇爷!”刘淳叩头如捣蒜。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一个温婉而充满慈爱的声音响起:“皇爷,让臣妾也瞧瞧雄英吧。”
众人回头,只见马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快步走了进来。她看到床上孙儿的惨状,眼圈立刻就红了,快步走到床边,用手背轻轻碰了碰朱雄英滚烫的额头,满眼都是化不开的心疼。
“我苦命的孩儿……”
“梓童,你怎么来了?”朱元璋的语气柔和了些。
马皇后没有理他,而是看向朱雄英,柔声问道:“雄英,你刚才说的话,皇后都听见了。你告诉皇奶奶,那神仙爷爷,还说什么了没有?”
朱雄英看着马皇后慈爱的脸庞,心中一暖。他知道,这是他最重要的盟友。
他虚弱地笑了笑,说:“神仙爷爷还说……这‘痘毒’,最是欺负体虚之人。比如……比如像母妃那样,刚生完弟弟,气血两亏,身子还没养好,若是染上,便凶险万分。所以,要治我,更要防着母妃……”
一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同时劈中了朱元璋和马皇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