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初一,就这么快乐的长大了。
出落得越发漂亮,像画里的小人儿一样。
七个月时,她已能言语,两岁便可随阿爹诵读三字经、百家姓,三岁更是能倒背如流。
村里人时常能够瞧见初一稳稳地坐在阿爹的肩头,神情专注地默念着:“人之初,性本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魏齐轩凝视着如此模样的闺女,脸上流露出心满意足的神情,仿若家中有此女便已万事无忧。
左邻右舍见了,谁不羡慕。
这一年的夏天,珍娘给初一生下一个妹妹,取名“晓婉”魏晓婉。
初一自从有了妹妹,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妹妹,然后亲亲。
晚上也必须看了妹妹后,才肯上床睡觉。
每当这时候,珍娘便会满脸无奈。她的初一这么小,就这么宠妹妹,未知将来会将晓婉宠溺至何种境地。
珍娘看着两个可爱的女儿,每每到最后,只剩无奈一叹。
此时的初一,会凝视着娘亲,再望向妹妹,而后郑重地对阿娘保证道:
“娘亲,待妹妹长大,但凡妹妹所求,但凡我有,必定全部都会拿给她面前,我要让她成为这世间最幸福的姑娘。”
珍娘看着初一和尚在襁褓中晓婉,不由好笑的戳戳闺女额头。
她的初一,懂事的让人心疼,虽只有三岁,可比同龄的孩子懂的多很多,不知这是好是坏。
珍娘脑海里,不仅浮现出当年白须老僧说的话…
思及此,她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用尽全力,把脑中那些不好的回忆甩开。
时光荏苒,转眼四年过去,这一年初一已满七岁。而当初那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娃娃——魏晓婉也已四岁。
村头村尾,不时可见一位端庄娴静的大女孩领着一个小女娃,伴其一同嬉戏。
或攀树,或至河沟捞鱼,间或前往村尾的老树上,打下一篮槐花,归家交与她娘做槐花糕。
众人见此水灵的小娃娃,皆赞道:
“初一,你甚乖,又在带妹妹戏耍呢。”
此刻的小女孩,会领着妹妹向乡邻的叔伯婶子逐一问候。
其乖巧之态,令他们越瞧越是喜爱,恨不得回家之后就把自家的熊孩子拿出来跟魏夫子换…
最近两年,村里连连受灾,不是旱——就是涝。
然后初一家里所有的生计,就都压在阿爹一人身上。
她们家没一个可帮衬的亲戚朋友,除了左邻右舍偶尔的接济一下。
左邻右里虽好,但都是庄稼人,自己家里尚且饥一顿饱一顿,哪可能天长日久的帮忙,谁家不是举步维艰。
阿爹本就是文弱书生,身体不比一般人。
这几年为了家里,日夜操劳早已不堪重负。
如今,病倒了——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
而初一的娘亲,为了给阿爹看病,没日没夜的做一些绣活,帕子、鞋垫什么的。
可卖的那几个钱,完全不够给阿爹吃药看病。
上个月,娘亲也累的病倒了:
’这个家里,阿爹、娘亲都病了,现在能撑起这个家的只有我了,我一定要坚强。‘
魏初一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
她紧紧地攥住妹妹的小手,加快步伐朝家中走去。
尚未走到家门口,远远地便传来阿爹的咳嗽声。
喜欢倾城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倾城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