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脑袋先长圆了再说,光明,兄弟这是真心实意呀,那真是个大坑,咱可不能往里跳。”
熊光明笑呵呵的也没再搭理许大茂,看着周围一圈的孩子,走了这些日子,这帮小家伙日子不好过啊,估计有日子没吃糖了。
“来,排好队,叫声好听的,我给糖吃。”
熊光明从兜里摸出一把糖往桌上一拍,豪气云天。
一帮小屁孩一下就排好队了,棒梗别看辈最小,岁数也不大,身法那是相当灵活。
“来棒梗,喊声好听的,喊高兴了,叔叔给你两快。”
棒梗歪着脑袋使劲的想,什么算好听的?我爹每次喊易爷爷干爹,他都高兴的不行。
“干爹!”
艹,吓了熊光明一跳,可不敢认你当干儿子,命太硬背不动。
“以后再喊我干爹抽你啊,以后喊叔叔记住没有,来,给你两块糖滚一边玩去吧。”
棒梗可不管挨不挨骂,有糖就行,屁颠屁颠的跑一边玩去了,还偷摸往这边看,看熊光明有没有多给别人。
后面的孩子一看喊干爹给两块,挨着个的喊上干爹了,熊光明那是讲究人,喊爹的必须给两块!
老阎家那三小的给阎埠贵气坏了,棒梗喊就喊了,你们仨傻东西也跟着喊个屁呀。
熊光明这爹都当麻了,一高兴又从屋里端出来半盆榛子,让这帮孩子一人抓了一把,然后就见院里孩子也不乱跑了,蹲地上拿着砖头咔咔的拍榛子吃。
贾张氏又出来上厕所正好看见棒梗蹲地上拍榛子,赶紧过来说:“棒梗哎,你这都拍碎了,别捡了多脏啊,来奶奶帮你嗑。”
说着把剩下的拿过来放嘴里一个,咔一声咬开,把皮一吐就把仁给吃了。
“这个是空的,奶奶再给你嗑一个。”
棒梗抬着小脸等着投喂呢,本来手就小没抓几个,这么一会奶奶都快可嗑完了。
别说贾张氏这牙口是真好,咔咔咔的快嗑完了才反应过来,太香了忘了大孙子了,等想起来的时候就剩最后一个了,结果这个真是空的。。。。
(写了这么多天不容易,首先感谢能看到这里的书友,本人也被骂的挺惨,主要是针对主角对于院里人的散财行为(给吃的),能理解的都懂,我能坚持下来主要感谢你们的支持。第一次写书没什么经验,犯的错误不少,比如第一人称,当时只是为了好往下顺没想那么多。虽然后来从新大改了一次,但还是有漏的地方,尤其是50章之前,感谢大家的包容与谅解,并着重的感谢那些提出漏改地方的书友。也看了不少四合院,从开始看爽文,到看书时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萌生自己写一本。我是北京的,有工作还不错,所以我写书不是为了挣钱,每天4、5千字就是极限了,不水不扯淡,贴出来的资料都是网上查到反复确认过的。老北京胡同百姓过的真没多舒坦,拆了的还好,没拆的可不少受罪,而且二环里现在没拆的也就拆不了啦,只能等腾退,不懂得可以百度一下什么叫腾退。其实很多当时年代的细节我没有描写,电视剧里95号院说实话各家住房还有家具摆设相当不错了,实际上那个年代没比农村好哪去,只是相对讲究一些,房子也都是破破烂烂的,有的还不如农村自建房呢,别拿村里土坯房比,当时北京围着城墙搭窝棚的也不少,住土坯房的也大有人在。当时北京周边光秃秃的一片,连颗树都没有,整个城市春秋天一起风都是灰蒙蒙的,有首歌叫【飘洋过海来看你】里面有句歌词是漫天黄沙里,看着你远去~~这是北京当时真实的写照,了解创作背景的话这都8、90年代了。五十年代家里烧个煤球都得算计着来,去公家单位捡煤核的孩子也是一片一片的,不少人家一直到70年代都得去挑水,这是首都!北京有不少地方08年之前都是旱厕,感谢奥运会全都改成现代厕所,还不完全是,不少照样是旱厕样式,只是有个总闸可以冲水而已。)
喜欢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