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马车驶离汉中府高大的城门,将那股混杂着面香和卤味以及喧嚣人声的热闹抛在身后,重新踏上驿道。
车轮碾过尘土,沿着宽阔的官道一路向北,秦岭的余脉在身后渐渐化作连绵起伏的青色剪影。
几日枯燥的行程,除了歇脚打尖时的短暂喧闹,车厢内多是徐娇娇对各地小吃的絮叨点评和卫听澜偶尔插科打诨的声音。
卫莲则一如既往地沉默,仿佛将古蜀地宫的阴冷与混乱的梦境彻底封存,只在无人察觉的瞬间,指尖会无意识拂过右眼角下那颗微小的红痣。
又行了几日,当官道两旁的田野愈发开阔,人烟也愈发稠密时,一座比汉中更为雄伟的巨城轮廓终于在天际线上缓缓升起。
青灰色的城墙如同蛰伏的巨龙,绵延不知尽头,城楼上高耸的角楼在秋日澄澈的天空下勾勒出硬朗的剪影。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厚重的气息,是千年帝都沉淀下的威严,也混杂着市井百态的蓬勃生机。
西安府,到了。
马车随着汹涌的人流车马缓缓驶入宽阔得惊人的城门洞,光线骤然一暗复又大亮,喧嚣的声浪拍打过来,瞬间淹没了所有旅人的感官。
“嚯!西北重镇,名不虚传!”徐娇娇半个身子都探出了车窗,一双眼睛亮得惊人,贪婪地扫视着眼前的一切。
宽阔的主街青石铺就,笔直地伸向远方。
两旁店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贩夫走卒吆喝不绝,衣着打扮更是五湖四海。
有短衫布鞋的关中汉子,有头戴皮帽的西域胡商,更有大量身负各色兵刃、劲装利落的年轻男女。
那些年轻的江湖儿女个个英气勃勃,步履生风,眼神里带着初出茅庐的锐气和期待。
“少年英雄大会在即,天下才俊云集于此,自然热闹非凡。”卫听澜啪地一声打开折扇,轻摇着,脸上是惯有的风流笑意,眼底却也有几分感慨,“这西安府的底蕴,到底不是别处能比的。”
他这一年多安心在唐门练功,再没出去惹是生非,南漳王对这个“浪子回头”的宝贝儿子自然不吝金钱支持,此刻他的钱袋是前所未有的丰厚,底气十足。
三人寻了城中一间气派又不失清雅的客栈落脚。
梳洗掉一路风尘,换上干净衣衫,卫听澜便迫不及待地招呼着出门觅食。
“走!带你们尝尝这长安城真正的味道!泡馍、葫芦头、肉夹馍、灌汤包子……保管让你们舌头都鲜掉!”卫听澜兴致高昂,他小时候就跟着在王府待不住的母亲去过不少地方,俨然成了向导。
徐娇娇早已按捺不住,卫莲虽沉默,但行动上并无异议——食物是补充能量,修复身体的必需品,尤其是在经历了古墓那番消耗之后。
他隐约感觉,自己这副底子极薄的身体,似乎又到了一个新的生长期,骨骼深处透着细微的酸胀感。
多吃点,或许真能再长高些——这个念头清晰地占据着他理性思维的一角。
甫一融入西安府的人潮,三人才真切感受到何为“风云际会”。
街道上几乎每走几步就能撞见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侠士——有背负长剑、道袍飘飘的武当弟子;有身着僧衣、步履沉稳的少林僧人;有彩衣飘飘、环佩叮当的峨眉女侠。
更有许多叫不出名号的门派弟子,穿着各色劲装,操着南腔北调,高谈阔论着即将到来的大会,眼中燃烧着对名望与实力的渴望。
整个城市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滚烫的、躁动的生命力,空气中都弥漫着刀剑的锋锐气息和青春的荷尔蒙。
卫听澜熟门熟路,带着两人七拐八绕,避开了最喧嚣的主街,来到大雁塔附近一条稍显僻静,却食客繁多的横街。
一股混合着羊肉醇香与面食麦香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勾得人食指大动——街角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几张简陋的条凳方桌,一口巨大的铁锅里翻滚着奶白浓郁的羊汤,旁边是烤得金黄酥脆的胡饼。
摊主是个满面红光的老汉,动作麻利地掰着馍块。
“就是这儿了!老孙家的水盆羊肉,地道!”卫听澜当先坐下,招呼摊主,“三碗水盆,多放肉!馍来仨!”
三人落座。
很快,三个大海碗便端了上来——清澈滚烫的羊汤里,浸着大块炖得酥烂的带皮羊肉,碧绿的香菜葱花点缀其上,香气直往鼻子里钻。
旁边的碟子里是三个烤得外皮焦脆,内里松软的胡饼。
徐娇娇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饼,学着旁边食客的样子,小心地掰成小块,泡进滚烫的羊汤里。
她先狠狠喝了一大口汤,滚烫鲜香瞬间熨帖了肠胃,满足地喟叹一声:“唔!香!比蜀中的红汤羊肉又是另一种风味!”
随即,那双因美食而迷醉的大眼睛,又习惯性地开始滴溜溜转动,雷达般扫视着过往的行人——尤其是那些年轻俊朗的少侠们。
也许是这一两年在唐门见多了顶级“资源”,也许是跟着唐柔沉迷于那些描绘“十全十美”男主角的话本子拔高了阈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高冷男配谁也不爱,杀穿结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高冷男配谁也不爱,杀穿结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