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
春天一月,宣帝大赦天下。宣帝打算立皇后,当时馆陶公主的母亲华婕妤、淮阳宪王的母亲张婕妤以及楚孝王的母亲卫婕妤都很受宣帝宠爱。宣帝一开始想立张婕妤为皇后,但过了一段时间,鉴于之前霍氏企图谋害皇太子的教训,就决定从后宫中挑选没有孩子且行事谨慎的人。二月乙丑日,宣帝立长陵人王婕妤为皇后,让她抚养太子,封她的父亲王奉光为邛成侯。不过这位王皇后并没有得到宣帝宠爱,很少能见到宣帝。
三月,宣帝下诏说:“案件审理关乎百姓的性命。能做到让活着的人不抱怨,死去的人不遗憾,这样的官吏才能称得上是好文官。可现在却不是这样。有些官吏用心机巧诈地运用法律,对法律条文曲解,判决时轻时重,上奏的情况也不属实,这样一来,我也没办法了解真实情况,天下百姓又该依靠谁呢!郡守们要仔细考察自己的下属官员,不要任用这样的人。还有些官吏擅自征发徭役,装饰驿站馆舍,招待过往使者和宾客时大肆铺张,超越职权、违反法律来获取虚名,这就好比踩在薄冰上等待太阳出来,难道不危险吗!如今天下很多地方遭受疫病灾害,我非常怜悯百姓,下令让受灾严重的郡国,今年不用缴纳租赋。”
宣帝又说:“听说古代天子的名字,要让人难以知晓却容易避讳,我现在改名为询。”
匈奴的大臣们都觉得“车师这个地方土地肥沃,又离匈奴近,如果让汉朝得到它,在那里大量屯田储粮,肯定会对我们国家不利,这地方不能不争”,因此多次派兵攻打在车师屯田的汉军。郑吉率领渠犁的七千多屯田士兵前去救援,结果被匈奴包围。郑吉上书说:“从渠犁向东到京师有一千多里,在渠犁的汉军兵力太少,按形势无法相互救援,希望能增加屯田的士兵。”宣帝和后将军赵充国等人商议,想趁着匈奴衰弱,出兵攻打匈奴的右地,让匈奴不能再侵扰西域。
魏相上书劝谏说:“我听说,拯救混乱、诛杀残暴的军队,叫义兵,秉持正义出兵的能成就王业;敌人侵犯自己,不得已才起兵的,叫应兵,应对敌人的军队能取胜;为了一点小事就心怀怨恨,忍不住愤怒而发兵的,叫忿兵,因忿恨而战的军队会失败;贪图别人土地、财宝而发兵的,叫贪兵,贪婪的军队会被击破;倚仗国家强大,自恃人口众多,想在敌人面前显示威风的,叫骄兵,骄傲的军队会灭亡。这五种情况,不只是人事,也是天理。近来匈奴曾表达过善意,抓到的汉朝百姓,都送回来了,也没有侵犯我们边境;虽然为了屯田车师发生了争执,但这也不值得太放在心上。现在听说将军们想要兴兵攻入匈奴境内,我实在不明白这算是什么名目的军队!如今边境各郡困苦贫乏,父子共用一件犬羊皮毛做的衣服,吃的是野菜野果,常常担心无法维持生计,实在难以发动战争。‘战争过后,必定会有灾荒之年’,说的就是百姓愁苦的情绪会破坏阴阳和谐。即使出兵取胜,还是会后患无穷,恐怕灾害变故会因此发生。现在各郡国的太守、国相很多都没有经过慎重选拔,社会风俗浅薄,水旱灾害频发。据今年统计,子弟杀死父兄、妻子杀死丈夫的一共有二百二十二人,我觉得这可不是小事。现在陛下身边的人不担忧这些,却想着出兵去报复远方夷狄的一点小怨恨,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自己内部’吧。”宣帝听从了魏相的建议,停止了出兵计划。派长罗侯常惠率领张掖、酒泉的骑兵前往车师,迎接郑吉和他的官兵回到渠犁。召回原来在焉耆的车师太子军宿,立他为车师王;把车师国的百姓全部迁到渠犁居住,然后把车师原来的土地给了匈奴。任命郑吉为卫司马,让他负责鄯善以西南方道路的安全。
魏相喜欢研究汉朝过去的典章制度以及对国家有利的奏章,多次列举汉朝建立以来对国家有利的政策措施,以及贤臣贾谊、晁错、董仲舒等人的言论,上奏请求施行。魏相命令掾史到各郡国去视察事务,等他们休假回家,再回到官府时,就让他们汇报各地的奇闻异事。如果有逆贼作乱、风雨灾变等情况,郡里没有上报,魏相就会向宣帝奏报。他和御史大夫丙吉同心协力辅佐朝政,宣帝对他们都很敬重。
丙吉为人忠厚,不夸耀自己的功劳。自从宣帝即位后,丙吉绝口不提以前对宣帝的恩情,所以朝廷中没人清楚他的功劳。正好掖庭宫的婢女则让自己的丈夫上书,说自己曾经有抚养宣帝的功劳,奏章交给掖庭令去调查询问,婢女则的供词提到使者丙吉知道情况。掖庭令带着则到御史府让丙吉辨认,丙吉认出了她,对则说:“你曾经因为抚养皇曾孙不细心,我还责罚过你,你哪有什么功劳!只有渭城的胡组、淮阳的郭征卿对皇曾孙有恩。”丙吉分别上奏了胡组等人共同抚养皇曾孙的辛苦情况。宣帝下诏让丙吉寻找胡组、郭征卿,可惜她们已经去世,但她们有子孙,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宣帝下诏免去则的宫婢身份,让她成为平民,赐给她十万钱。宣帝亲自召见丙吉询问,这才知道丙吉一直有旧恩却始终不说,宣帝觉得丙吉非常贤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