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沉舟站在她略显凌乱的办公桌旁,只扫了一眼通知,眼神便锐利地沉了下来,像淬了寒冰的刀锋。“一场为你量身定制的‘试炼’。”他低沉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带着冰冷的重量,砸在苏星晚紧绷的神经上,“林宇要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证明你的‘理念’不过是脱离市场、不堪一击的空洞呓语。他要彻底碾碎你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
苏星晚抬起头,排练室窗外是灰蒙蒙压得很低的天空,玻璃上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模糊了外面世界的轮廓。她深吸一口气,那空气里仿佛还残留着前几日高层会议上,林宇迫于压力短暂松动创作限制时带来的一丝虚假暖意,如今只剩下冰冷的算计。“所以,”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投入深水的石子,带着破开沉滞水面的孤注一掷的决心,直直地看进顾沉舟深邃的眼底,“我更要参加。沉舟,帮我。”
顾沉舟没有任何犹豫,那声“好”如同磐石落地,坚定沉稳,瞬间驱散了苏星晚心头的几分寒意。他强大的执行力在瞬间转化为一张无形的巨网,开始以惊人的效率运作。专业的音乐数据平台、尘封的学院派论文库、冷门小众的独立音乐论坛……所有与“成功作品情感共鸣点”、“创新边界探索”、“听众潜意识情绪唤起模型”相关的数据碎片,都被他精准地捕获、解析、归类。屏幕的光映在他专注的侧脸上,如同精密仪器的冷光,跳跃的数据流在他瞳孔深处倒映出幽蓝的轨迹。键盘敲击声密集而规律,如同高速运转的引擎。
深夜里,苏星晚揉着酸涩发胀的眼睛,看着顾沉舟电脑屏幕上瀑布般流下的频谱分析、情感曲线图,以及他手边那本黑色硬皮笔记本上密密麻麻、逻辑清晰的批注:
在第 37 秒的时候,弦乐部分出现了留白,持续时间为 1.5 小节。这一设计使得听众的期待值瞬间飙升,峰值提升了 27%。与此同时,听众的神经兴奋度也显着高于平均值,他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住了。
而在副歌前,通过升 Key 处理并结合特定的延迟混响(建议参数为反馈率 65%,延时时间 120ms),成功地放大了“破茧”的感觉。这种处理方式让听众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与之相关的反馈关键词出现率急剧增加。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地方,小调和弦意外地转换为大调片段,而且时长最好控制在 1.8 秒以内。这一变化使得听众的“被触动”反馈率高达 82%,强烈地指向了“黑暗中微光”的意象。从生理指标(皮电、心率)来看,听众的情感共鸣非常强烈。
他像一个在声音密林中披荆斩棘的探险家,用数据和逻辑为苏星晚混沌的情感指引着方向。他的分析冷静、客观,剥开音乐华丽的外衣,直指其下潜藏的情绪神经。
“这里,”顾沉舟修长的手指指向一段复杂的情感热力图分析,屏幕上交叉纵横的线条勾勒出听众情绪反应的峰值与低谷,“数据交叉显示,这种融合了中东微分音阶(特别是增二度音程)的非传统调式,结合特定的、带有微小错位的切分节奏型(例如将重拍后移十六分之一拍),在表达‘挣扎后萌生希望’的核心主题上,对听众潜意识层面的情绪唤起率和深度共鸣度,都是目前已知模式中最高的,远超传统大小调体系。”他抬起头看向苏星晚,目光冷静如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音乐情感的脉络,却又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支撑力量,“星晚,数据是指南针,它能告诉我们哪片海域更容易航行,哪片暗礁需要规避。它能描绘出听众潜意识里那条最容易被拨动的心弦。但最终要航行的方向,是你心里的那片海。我的工作,是帮你把这片海最真实的样貌、最汹涌的潮汐,清晰地描绘出来,让所有人看见,而不仅仅是你一个人感受。”
苏星晚用力点了点头,疲惫到近乎麻木的身体里似乎重新被注入了滚烫的岩浆。她摊开自己那本早已被翻得卷边、边角磨损的创作手稿,上面布满了反复修改的深深划痕、潦草到只有她自己能懂的情感速记符号,甚至还有几滴早已干涸、晕染开墨迹的泪痕——那是无数个被自我怀疑和创作瓶颈折磨的夜晚留下的印记。她指着其中一段被反复涂改、几乎看不出原貌的旋律线,声音带着一丝迷茫的沙哑:“沉舟,我总感觉这里……缺了一口气,一种从泥泞里真正挣脱出来,伤痕累累却终于能大口呼吸、感受到光打在脸上的那种……活过来的感觉。它应该有重量,有痛感,有泥土的腥味和汗水的咸涩,但更要有向上的力量,一种破土而出、不顾一切也要抓住那缕光的决绝。”
顾沉舟俯身靠近那张承载着无数挣扎的稿纸,指尖带着思考的温度,顺着那段曲折、犹疑、如同陷入迷宫的音符线条缓慢滑动。他的眉头微蹙,陷入一种近乎冥想般的专注,仿佛要将自己沉浸到那未成形的旋律所传递的困境中去。窗外,城市的霓虹无声地闪烁变幻,将光怪陆离的色彩投映在窗棂上,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时间在笔尖与键盘细微的沙沙声里悄然流逝,如同指间握不住的流沙。有时一个灵感的火花会毫无预兆地迸发,两人兴奋地讨论、争辩、尝试,手指在键盘和稿纸上飞快移动,直到窗外的天色泛起鱼肚白,将房间染上一层清冷的灰蓝;有时也会陷入令人窒息的僵局,相对无言,只有墙上时钟滴答滴答的催促声在寂静中无限放大,如同重锤敲打着紧绷的神经。苏星晚的咖啡杯在桌上凉了又热,热了又凉,早已失去了最初提神的作用,只剩下焦苦的余味。每当这时,顾沉舟总会默默地起身,走进厨房。不多时,便用一杯温度刚刚好、散发着醇厚甜香的热可可,换掉她手边那杯冰冷苦涩的咖啡残渣。这无声的体贴,比任何安慰的言语都更能熨帖她焦灼如焚的心,像寒夜里悄然披上肩头的一件暖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咖啡渍里的心动轨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咖啡渍里的心动轨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