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那片广袤的黄土地上,延安府如一颗孤星,在战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沧桑。驻守此地的,是西夏皇后兄长野利旺荣,此人能力出众,却也傲气冲天,行事风格一贯强硬且充满野心。
东京城的风云变幻,时刻牵动着西夏的朝堂。
当野利旺荣听闻金兵将童贯所率的几十万宋军精锐部队击垮时,他内心的野心瞬间被点燃。
朝堂之上,他昂首阔步,双手有力地一挥,大声提议:“大宋如今精锐尽失,正是我们的大好时机!我们应与金兵一同合击大宋,瓜分其领土,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绝不可错过!”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一些将领被野利旺荣的激情所感染,纷纷附和:“野利将军所言极是,此时不攻,更待何时!大宋已如风中残烛,我们正好顺势摘取胜利的果实!” 这些将领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宋那肥沃的土地和数不尽的财富。
然而,也有一些清醒的朝臣,他们眉头紧锁,面露忧虑之色。
一位老臣缓缓站出,拱手说道:“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宋军之中,种师道和折可存皆是难缠的角色,我们切不可轻易与大宋开战。” 老臣心中暗自思忖,宋夏之间多次交锋,西夏败多胜少,这是不争的事实,怎能仅凭金兵一时的胜利就贸然行动?
西夏皇帝李乾顺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朝臣们的争论。
他微微皱眉,心中权衡着利弊。良久,他开口道:“朕以为,老臣所言有理。
大宋根基深厚,虽此次金兵大胜,但贸然进攻,恐有风险。
此事暂且搁置,待看后续局势如何发展,再做定夺。” 李乾顺的决定,让野利旺荣的计划暂时落空。
野利旺荣心中满是不甘,他紧紧握着拳头,关节泛白,脸上的傲气被愤怒所取代。
但他也不敢公然违抗皇帝的旨意,只能无奈接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时刻关注着宋金之战的动向,等待着再次出手的机会。
终于,当金兵分两路大军攻宋的消息传来,野利旺荣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
他再次向皇帝请命,言辞更加激烈:“陛下,如今金兵已全面进攻大宋,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若此时不参与,日后必然后悔莫及!” 这一次,他的提议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那些曾经清醒的朝臣,也被巨大的利益蒙蔽了双眼。他们心想,若是参与灭宋的队伍,战后必将得到难以想象的好处。
就连一向谨慎的李乾顺,在众人的劝说下,也动摇了。
他望着大殿之下群臣热切的目光,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既然诸位都认为可行,那就依野利将军所言。但务必小心行事,不可大意。”
野利旺荣得到皇帝的许可后,兴奋不已。
他立刻着手调兵遣将,准备大干一场。他亲自挑选了20万西夏军,决心在这场瓜分大宋的盛宴中分得最大的一杯羹。
他命令张浦带领5万军队,去支援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参与真定府和中山府的战役。
而他自己,则率领15万大军,加入完颜宗翰的西路军。
在真定府和中山府的战场上,张浦所率领的西夏军与宋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赵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局。赵翊率领的宋军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在东京城外将这些西夏仆从军打得落花流水,要么被歼灭,要么被俘虏。
而野利旺荣这边,战局也并不如他想象的那般美好。当他率领大军来到太原城下时,才发现宋军的抵抗远比他预计的要顽强。
太原城在宋军的坚守下,犹如一座坚固的堡垒,难以攻克。野利旺荣心急如焚,他不断地调整战术,发动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但都被宋军一一击退。
无奈之下,野利旺荣只能留下5万军队和金兵一起继续包围太原,而他自己则趁着种师道和折克适去 “勤王”,折可存兵力空虚的时候,率领大军一举攻进了延安府。
他站在延安府的城墙上,望着城中的百姓,心中充满了得意。他心想,这延安府如今已是他的囊中之物,谁也别想从他手中夺走。
然而,世事难料。随着战局的变化,宋军逐渐扭转了局势,成功收回了太原。
野利旺荣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惊。他意识到,局势已经对自己不利,继续留在太原已无意义。于是,他当机立断,把太原剩下的3万部队撤回延安府。此时,他在延安府的总兵力还有13万。
野利旺荣看着城中的军队,心中又恢复了一丝自信。他认为,凭借这13万大军,防守延安府足足有余。
当王勇派来的使者要求他们撤离延安府,滚回西夏时,野利旺荣一脸不屑。他冷笑着说:“延安府是我们费尽心思才拿下来的,岂能这么容易就交出去?有本事让你们元帅自己来取!”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傲慢与无耻,仿佛在说他占领延安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