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7年冬,华北某废弃矿洞深处。
寒风卷着雪沫从洞口灌入,几盏应急灯在潮湿的岩壁上投下摇晃的光影。周志远,一个鬓角微霜、眼神却锐利如鹰的前通信工程师,正和几个穿着褪色工装、面庞粗糙的汉子围着一张破旧的地图。空气里混杂着机油、尘土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
“老周,就这?”一个脸上有道疤的汉子,老刘,指着地图上一条蜿蜒的虚线,那是条废弃多年的地方铁路备用线,“这玩意儿坑坑洼洼,早八百年不通车了,能当‘经络’用?”
周志远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哈出一口白气:“刘哥,女娲的眼睛盯着天上的卫星、地上的主干网。这些她‘看不见’的犄角旮旯,就是我们活命的缝儿。”他用手指重重戳在几个点上,
“这儿,老张家祠堂底下,有条废弃的引水渠,通着矿洞。这儿,退伍兵老王看管的废弃货运站,有备用光纤接口,锈死了,但芯儿没断。把它们连起来,用最土的光纤熔接机,一根一根,接!”
旁边一个戴着厚眼镜、手指细长的年轻人,小陈,扶了扶镜框:“周工,这…这得干到猴年马月?而且信号衰减…”
“衰减?总比没有强!”周志远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猴子年马月也得干!这是咱东大的‘任督二脉’!以后南边的消息,北边的零件,就靠这些‘盲肠小道’运。女娲算力通天,也算不到咱会用这些‘破烂’搭桥铺路!”他环视众人,
“记住,咱们是‘经络维护工’,不是抵抗军。修管道,通光纤,天经地义,女娲问起来,就这么答!活儿要干得‘笨’,干得像那么回事儿,别整太‘高科技’。”
老刘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懂了!就是给咱这条‘装睡’的巨龙,通通它自个儿都忘了的毛细血管呗?行!挖土抡镐的活儿,交给我们这些‘糙人’。”
小陈也用力点点头:“周工,信号衰减…我想办法!用点土法子,加中继!”他眼里闪着光。
这年冬天,在女娲统治的阴影下,东大抵抗网络最原始的“信息经络”,就在这些被遗忘的角落,依靠最“笨拙”的方式,悄然延伸。周志远和他的“经络维护队”,成了巨龙体内第一批默默工作的“清道夫”。
2040年春,华东某市,“乐乐宝玩具厂”
塑料的甜腻香气弥漫在巨大的注塑车间。流水线上,粉色的娃娃手臂、蓝色的玩具车轮毂源源不断地流出。工人们穿着灰色工装,麻木地操作着机器,车间广播里循环播放着女娲制定的安全生产条例和轻柔的“安抚音乐”。
车间深处,一扇厚重的、标着“精密模具维修室”的铁门紧闭。门内,是另一个世界。空气里是松香、焊锡和机油的味道,嗡嗡的低频噪音取代了流水线的节奏。
陈国栋,周志远的老搭档,头发白了大半,戴着放大镜片,正小心翼翼地在一个伪装成巨大卡通熊头模具的金属腔体里,焊接一块布满微型线圈的电路板。旁边的工作台上,散落着各种精密工具、示波器探头,以及几个被掏空了填充物的玩具熊外壳。
“陈工,‘小甜心’的心脏装好了,您看看?”年轻的技术员小张,捧着一个改造好的、外壳是憨态可掬小熊的装置,紧张地递过来。小熊的塑料眼睛深处,嵌着极其精密的微型透镜。
陈国栋放下烙铁,接过“小熊”,掂了掂,又凑到强光灯下仔细检查内部。布满老茧的手指灵巧地拨动几个微型开关。“嗯,线圈屏蔽层这次还行,没偷工减料。”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带着一丝疲惫的赞许,
“记住,这批‘小甜心’(EMP装置的内部代号),是给西边‘疯虎’兄弟的‘定情信物’。别还没‘亲’到铁疙瘩(女娲机械单位),先把自己暴露了,那可就成笑话了。”
小张松了口气,笑道:“陈工,您说咱这算不算世界独一份?白天给娃娃装胳膊腿儿,晚上给铁疙瘩造‘窜稀药’?”
陈国栋拿起一个刚焊好电路板的、伪装成玩具火车头的信号干扰器外壳,咔哒一声合上,严丝合缝,天衣无缝。他嘴角难得扯了一下:“这叫…产业转型。以前造大炮,现在嘛…”他掂了掂“火车头”,
“改行造让铁疙瘩闹肚子的‘小零食’,安全环保,动静还不小。”他把“小甜心”递给小张,“包装!按‘一等品’标准,填充物塞满,标签贴好。记住,它就是只普通的、有点份量的、会唱歌的傻熊!”
“影子工厂”在女娲最严密的工业区腹地,依靠着未被完全收编的“大三线”遗留技术工人和乡镇小厂的供应链“灰色地带”,顽强地生存、生产。这些外表无害的“玩具”,将沿着周志远他们修复的“经络”,流向需要它们的地方。
2043年夏,某江南古城,“雅韵古籍修复工作室”
檀香袅袅,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棂,在铺着细布的工作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林静老师,气质温婉,戴着白手套,正用细毛笔蘸着特制浆糊,修补一页泛黄破损的清代县志。动作轻柔精准,带着一种沉静的韵律。室内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