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忽然,年近五旬的老工匠雷崇缓缓起身,恭敬的拱了拱手,“张大人,关于马蹄铁的事情,殷大人刚才已经跟我们说过了。”
“这马蹄铁的形状看着不难,就是这尺寸得把握精准,不然钉在马蹄上不合适,还有这铁的材质,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太硬了容易伤马蹄,太软了又不耐磨。”
“小的觉得,或许可以在现有的精铁里加入一些其他材料,调整一下硬度。”
大师!绝对的大师!
张毅双眼一亮,“雷崇,你的提议非常好,事不宜迟马蹄铁的锻造马上开始,咱们现在就去锻造间。”
李世民命张毅在雍州发解试开考之前完成马蹄铁的试用,也就是说张毅只有五天的时间。
时间紧任务重,张毅说完起身就往弓弩阁外走,殷树立和雷崇五人见状,立即起身跟上,马蹄铁的锻造工作正式开始了……
精盐之事一直都处在高度保密的状态,张毅连孔颖达、苏勖、虞世南、孔妙函、虞秀姚都没有说。
俗话说得好,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自从李世民在中华殿与萧瑀、高士廉、长孙无忌、杜如晦谈及此事后,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精盐之事便如一阵疾风,迅速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消息一经传开,长安城的百姓们无不翘首以盼,满心期待着那没有苦涩味的精盐能够早日上市售卖。
惠民制盐坊的大门外,每天都聚集着许多看热闹的百姓,他们三五成群交头接耳,议论之声此起彼伏。
言语之间,尽是对精盐的好奇与期待,很是热闹。
有人欢喜有人愁,朝廷一旦大量售卖没有苦涩味的精盐,城中盐商的日子可就要难过了,盐铺老板们个个坐立不安,他们纷纷聚集在一起紧急商议对策。
有人提议联名上书,向朝廷谏言限制精盐的推广,以免扰乱现有的盐业市场秩序,也有人认为应主动求变,与惠民制盐坊合作,争取成为精盐的代理商。
一些嗅觉敏锐的盐商们,开始暗中打听精盐的制作工艺与成本,试图从中寻得商机,谋划着如何在这即将开启的精盐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他们或派亲信混入百姓之中,装作闲聊的样子,套取更多关于精盐的消息,或试图贿赂制盐坊的工匠,期望能知晓一星半点内部情况。
然而,惠民制盐坊的四周有禁军把守,外面的人根本就进不去,坊内的工匠也不出来,盐商们没有办法只好静观其变。
与此同时,长安城的老百姓对精盐的热情愈发的高涨,一些人开始盘算着,等精盐上市后,自家的饭菜会变得多么美味,还有些人则担心精盐的价格过高,普通人家难以承受。
一时之间,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关于精盐的讨论不绝于耳,甚至有说书人将精盐之事编成了故事,在茶馆里绘声绘色的讲述着,引得听众阵阵喝彩,精盐的热度也随之达到了新的高潮。
兴道坊。
崔府书房。
五位身着官服的中年官员围桌而坐,周遭一片寂静,唯有一旁火炉上茶水沸腾的声音,他们手中虽捧着茶杯,却只是机械举杯轻抿,全然没了品茶的兴致。
五人双眉紧紧蹙起,额头上的皱纹如同被岁月镌刻下的沟壑,脸上堆满了愁容,眼眸中也全是忧虑,似乎正被难以排解的心事困扰着。
这五人分别是崔府的主人清河崔氏崔仁师,右武卫录事参军,崔直之父;博陵崔氏崔敦礼,左卫郎将,崔亮之父;太原王氏王珪,谏议大夫,王崇基之父;范阳卢氏卢承庆,吏部考功员外郎,卢谨之父;荥阳郑氏郑善果,弘文馆学士,郑俊之父。
五家的食盐生意遍布全国各地,是各自家族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没有苦涩味的精盐一旦大量面市,他们的食盐肯定卖不出去,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五人身为各自家族在长安城的负责人,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此次聚会,五姓七望只来了四姓五望,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之所以没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和李唐皇室是一家,根本就不用担心精盐之事。
清河崔氏身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崔仁师率先开口说道:“诸位,惠民制盐坊乃是陛下与房玄龄、程咬金、尉迟恭、秦琼、张毅合伙开建的。”
“制盐坊已于昨日正式开始提炼精盐,要不了多久没有苦涩味的精盐就会大量面市,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大家都说说吧!”
崔仁师话音落下,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的愈发的凝重,一时间只剩下五人粗重的呼吸声。
崔敦礼眉头皱得更深,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的沉闷声响,打破了书房内的寂静。
“这惠民制盐坊的背后是陛下与朝中的四位重臣,咱们正面抗衡肯定是不行的,可食盐生意一旦受损,家族的根基怕是都要动摇。”
太原王氏的王珪微微颔首,神情凝重的说道:“依我看,咱们不能坐以待毙,或许可以从制盐工艺入手,探寻新的方法降低成本,提升咱们食盐的品质,就算比不上那精盐,也得有足够的竞争力才行。”
卢承庆一脸苦笑的摇了摇头,“王兄此言差矣,这制盐工艺哪是你说提升就能提升的。”
“且不说改良制盐工艺耗费巨大,就算真的研发出了新工艺,时间上也来不及了,那时候精盐恐怕早就已经抢占了全国市场。”
郑善果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诸位,朝中众臣家里有食盐生意的可不少,咱们不妨联合他们一起向陛下施压,兴许此事还能有所转机。”
崔敦礼揉了揉太阳穴,面露难色,“郑兄这法子倒也可行,只是百官施压,恐怕会因此触怒陛下,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崔敦礼此言一出,整个书房再次安静了下来。
一直没有发表意见的崔仁师缓缓开口说道:“我个人倒是认为精盐之事,咱们也不必过于悲观。”
“全国那么大的食盐市场,一个惠民制盐坊的精盐产量能满足长安城六十多万人的食盐需求就已经很不错了,陛下想要管控全国的食盐产业,那就必须得与咱们合作才行,诸位觉得呢?”
喜欢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