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胸前的衣襟,也染红了那枚刻着“魏”字的玉珏。庞涓缓缓倒下,嘴角却带着一丝释然的微笑——他终于可以去向魏文侯、魏武侯请罪了,终于可以无愧于“魏将”这个称号了。
第二天清晨,卫士发现庞涓的尸体时,石屋内的血腥味已经弥漫开来。那枚玉珏被鲜血浸透,却依旧闪耀着温润的光泽。商鞅得知消息后,沉默了许久,最终下令:“将庞涓的尸体收敛好,按照将官的礼仪安葬。把那枚玉珏和他的绝笔信,一并送回魏国。”
数日后,庞涓的遗体被送回大梁。魏惠王看着那枚染血的玉珏和绝笔信,当场痛哭失声。他下令罢朝三日,以国葬之礼安葬庞涓,并追封其为“武忠侯”。
而在秦国的帅帐中,商鞅望着河西的方向,手中握着那卷未读完的《孙子兵法》——那是庞涓在囚营中留下的,扉页上写着“魏将庞涓手书”。他轻轻叹了口气,将兵法放在案上,目光再次投向地形图上的“大梁”二字。
帐外的秋风卷起落叶,落在帅帐的毡帘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商鞅知道,庞涓的死,只是秦魏争霸的一个缩影。在这片乱世之中,忠诚与权谋、个人与国家的博弈,还将继续上演。而他,将带着秦国的铁骑,踏着鲜血与白骨,一步步走向统一天下的道路。
五、河西风紧,青史留名
庞涓的死讯传遍六国,引发了轩然大波。赵国平原君感叹:“庞涓虽有私怨于孙膑,却有忠君爱国之心,堪称魏之柱石。”齐国田忌则说:“庞涓用兵如神,若不是遇上周瑜(此处为笔误,应为孙膑),我齐国未必能胜。其死,实乃可惜。”而秦国的将士们,虽与庞涓为敌,却也对他的忠诚心生敬佩,不少人在他的墓前献上了酒水与干粮。
商鞅并未因庞涓的死而停下东出的脚步。他利用马陵之战的余威,率军攻占了河西以东的五座城池,进一步扩大了秦国的疆域。同时,他继续推行新法,奖励耕战,秦国的国力日益强盛,渐渐成为六国眼中最可怕的对手。
几年后,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商鞅因变法得罪了太多贵族,最终被车裂处死。临死前,他望着河西的方向,想起了当年在帅帐中与庞涓的对弈,想起了那个宁死不屈的魏将。他或许明白了,庞涓的忠诚虽然执拗,却也是乱世中最珍贵的品质;而他的权谋虽然让秦国强大,却也让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秦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为商鞅和庞涓分别立传,称商鞅“天资刻薄人也”,却也肯定了他变法的功绩;称庞涓“勇而自矜”,却也赞叹他“忠魏之心,可昭日月”。
如今,河西高原上的秦营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只留下断壁残垣。但庞涓那声“我生为魏人,死为魏鬼”的呐喊,却依旧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响。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乱世之中个人的坚守与无奈,也让后人在感叹权谋与霸业的同时,不忘那些为了信念而献出生命的忠魂。
而那枚染血的玉珏,据说被魏国王室代代相传,直到魏国灭亡时才遗失。有人说,它被埋在了庞涓的墓中,与那位忠烈的魏将一同沉睡在河西的土地上,守望着他毕生挚爱的魏国山河。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