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梦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水乡有处名为清溪镇的地方,镇上住着个叫陈梦卿的年轻书生。他家道中落,父母早亡,唯留给他一间老宅和满屋书籍。梦卿性情孤高,不喜交际,终日与书为伴,偶尔替人写写书信维持生计。
这年盛夏,天气异常炎热。一日黄昏,梦卿正在院中梧桐树下读书,忽闻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位白发老翁,拄着拐杖,面带疲色。
“公子可否行个方便?老朽前往县城投亲,不料天色已晚,想在贵府借宿一夜。”老翁拱手道。
梦卿见他年事已高,便请他入内,将唯一一间厢房收拾出来给老翁住,自己则打算在书房将就一晚。
老翁甚是感激,从行囊中取出一个布包:“公子善心,老朽无以为报,这里有一株昙花,是我从南洋带回,据说数十年才开一次花,留在身边多年也未见过花开,今日赠与公子,聊表谢意。”
梦卿推辞不过,只得收下。那昙花栽在一个青瓷盆中,叶子碧绿肥厚,长势喜人。
当夜,老翁安歇后,梦卿将昙花放在书房窗台,继续挑灯夜读。不知不觉已是三更,他正欲歇息,忽闻一阵异香扑鼻,转头看去,那昙花竟在月光下缓缓绽放。
洁白的花瓣层层展开,花心泛着淡淡金光,美得不似凡间之物。更奇的是,花光中似乎有个模糊的人影。梦卿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正当他凝神观看时,窗外忽然狂风大作,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随即雷声轰鸣。梦卿急忙关窗,待他再回头时,昙花已然闭合,仿佛从未开过。
次日清晨,老翁告辞离去。梦卿送别后回到书房,看着那盆昙花,想起昨夜奇景,心中疑惑不已。
当夜,他特意守在花前,直到深夜,昙花却再未开放。接连数日皆是如此,梦卿只得作罢,只当那晚是自己劳累过度产生的幻觉。
七日后的夜晚,月圆如镜。梦卿正在梦中,忽被一阵歌声惊醒。那歌声婉转清越,似远似近,如梦如幻。他披衣起身,循声来到书房。
推门一看,不由得目瞪口呆:昙花正在盛开,花光中有个身着白衣的少女,正轻抚花瓣,低声吟唱。她见梦卿进来,也不惊慌,只是微微一笑。
“你是花妖还是花仙?”梦卿惊问。
少女从花光中飘然而下,落地时已与常人无异。“非妖非仙,我只是这花中的一点精魂,名曰昙娘。感谢公子这些时日的照料,让我得以凝聚形体。”
梦卿这才明白那老翁所赠的不是凡物。昙娘告诉他,这株昙花已有百年寿命,吸收日月精华,孕育出了她这般精魂。只是她灵力尚弱,唯有在月圆之夜或特殊时辰才能显形。
自此,每逢月明之夜,昙娘便会现身。她博古通今,与梦卿谈诗论文,两人常常畅谈至天明。梦卿原本孤寂的生活,因这花中仙子的出现而变得丰富多彩。
昙娘不仅精通文墨,还熟知许多奇闻异事。她告诉梦卿,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故事。
一晚,昙娘见梦卿衣衫单薄,便问他为何不添置新衣。梦卿苦笑坦言家中拮据,仅靠替人写信难以维持生计。
昙娘沉思片刻,道:“我虽不能点石成金,却知晓一些世间技艺。城南有片竹林,你可采些竹回来,我教你编制竹器,比写信赚钱容易些。”
梦卿依言而行,在昙娘指导下,果然编出的竹器精巧别致,很快在镇上有了销路。生活渐渐宽裕起来,梦卿对昙娘更加感激。
然而好景不长,半年后的一个冬夜,昙娘现身时神色忧愁。“我感应到本体有变,昙花根系受损,若不及早救治,恐怕难以维持生命。”
梦卿大惊,仔细检查花盆,发现果然有虫害侵蚀根部。他急忙按照昙娘指导的方法救治,但效果甚微。
昙娘日渐虚弱,连月圆之夜也难维持人形。一晚,她气息微弱地告诉梦卿:“除非能找到‘回春露’,否则我撑不过这个冬天。”
“回春露在哪里可以找到?”梦卿急切问道。
“据说在百里外的云雾山深处,有座仙人洞府,洞中有种神奇的露水,能救垂死之灵。但那山路险峻,且有诸多考验,寻常人难以抵达。”
梦卿毫不犹豫:“我明日便出发,无论如何也要取来回春露。”
昙娘欲言又止,眼中既有期盼又有担忧。
次日清晨,梦卿收拾行装,将昙花托付给邻家老妇照看,踏上了前往云雾山的旅程。
这一路果然艰险异常。梦卿翻山越岭,跋涉十余日,才抵达云雾山脚下。但见山峰直插云霄,林木葱郁,雾气缭绕,根本无路可寻。
他按照昙娘所指的方向,披荆斩棘,向深山进发。第一关便是一片迷雾森林,进去后方向难辨,梦卿绕了整整一天才走出来。
第二关是条湍急的河流,无桥无船。梦卿砍竹做筏,几经险阻才渡到对岸。
第三关最是诡异,是一片开满奇花异草的山谷,花香醉人,闻之即昏昏欲睡。梦卿强打精神,以布蒙面,快速通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