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大怒,指着一旁静观的莲生:“妖孽根源在此子!他乃狐妖同党,前世今生皆为一伙!”
村民哗然,将信将疑。李老四夫妇护子心切,与道士争执起来。混乱中,道士突然甩出符咒,直扑莲生。莲生下意识举镜一挡,符咒在镜前自燃,化作灰烬。
“好强的妖力!”道士冷笑,拔剑刺来。千钧一发之际,一枚佛珠打偏剑锋,慧明长老的师弟慧觉禅师及时赶到——原来慧明长老圆寂前,特意修书请师弟前来照应。
慧觉禅师看清道士面容,大喝:“你不是什么道士!你是噬魂教妖人,专窃灵童法力!”
道士见被识破,撕下人皮面具,露出一张狰狞鬼面,化作黑风遁走。慧觉禅师叹道:“噬魂教百年前就曾打慧觉师兄的主意,如今又闻风而来了。”
月圆之夜,莲生如约至井边。月光如水,井台如霜。他持镜而立,心中忐忑既期待又不安。
子时一到,井中缓缓升起一团白光,落地化作一个白衣少年,眉眼如画,眼角朱砂痣鲜红欲滴——正是梦中之人。
“你来了。”少年微笑,声音与梦中一般无二。
“你是谁?”莲生握紧铜镜。
“我是白瑛,你的故人。”少年眼神哀伤,“百年前,你叫我阿瑛。”
随着他的话语,莲生手中的铜镜突然发出柔和光芒。镜中不再是现在的情景,而是浮现出过往画面:
百年前,五台山下,青年法师慧觉采药时救下一只受伤白狐。白狐修行百年,可化人形,取名白瑛。一人一狐,论道赏月,结为知交。然而好景不长,噬魂教盯上慧觉纯阳之体,设计围捕。白瑛为救好友,不惜暴露原形,大开杀戒,虽救出慧觉,自己却因杀孽过重,妖性失控。
为防白瑛堕入魔道,慧忍痛将其镇压于古井。井封前,白瑛泣问:“可曾悔遇我?”回答:“不悔,只憾。”遂发愿来世再度之。
镜中画面流转,又现出另一段往事:崔御史公子崔琰,实为白瑛一缕分魂转世,为的是与慧觉转世再续前缘。不料崔琰年少夭折,缘再次中断。白瑛本体感应到分魂消亡,妖力震荡,险些破封而出...
“原来如此...”莲生喃喃自语,前世记忆如潮水涌来。他看着白瑛,“所以你托梦引我回来,是想完成前世约定?”
白瑛却摇头:“我是想告诉你,快走!噬魂教的人一直在找你,他们想用灵童之魂修炼邪功。我...我怕是护不了你多久了。”他身影开始模糊,“井封已损,我很快会彻底妖化,忘记前尘...趁现在,走吧!”
就在这时,狂风大作,黑云遮月。那个鬼面妖人去而复返,带着数个同党:“正好,一网打尽!吸了灵童魂,再收狐妖丹,神功可成!”
慧觉禅师从暗处跃出,与妖人战作一团。白瑛强催妖力,护在莲生身前。然而妖人众多,禅师渐感不支,白瑛也因妖力反噬,痛苦不堪。
混乱中,莲生看着手中铜镜,忽然顿悟慧明长老的深意。他盘膝而坐,将镜子对准心口莲印,朗声念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每诵一句,莲印便亮一分,镜光更盛一分。妖人被镜光所照,如遭火炙,惨叫连连。白瑛在镜光中身形渐稳,妖气褪去,重现清圣之姿。
当诵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时,莲生终于大彻大悟:原来并无什么转世灵童,亦无狐妖恩怨。一切皆是心魔所化,是慧觉法师坐化前的一缕执念,借天地灵气显化而成。百年轮回,不过一场镜花水月!
明悟刹那,莲生(慧觉)起身,走向白瑛。二人相视一笑,身影在镜光中渐渐交融,化作一朵金色莲花,飞入井中。随即井中涌出清澈泉水,漫溢成溪,所到之处枯木逢春,百花盛开。
妖人见状,知计划失败,狼狈遁走。慧觉禅师合十念佛:“阿弥陀佛,执念已消,因果已了。”
自此,李家沟风调雨顺,那口古井再无异状,唯井边生出一株奇莲,年年冬月开花,香传数里。而莲生的那面铜镜,被供于村祠中,时有灵验,照尽人心善恶。
有人说莲生已功德圆满,回归佛国;也有人说他与白瑛超脱轮回,逍遥世外。唯有夜深人静时,井边依稀可见两个少年对弈的身影,月光如水,镜花如梦。
正如慧明长老所言: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一念执着,轮回百世;一念放下,立地成佛。
镜中花,水中月,梦里缘,皆是一场心之所向的幻影。而真正的灵童,从来不在别处,只在每个人明明澈澈的本心之中。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