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生七岁那年,寺中来了位特殊香客——一位气质高华的官家夫人。她见到莲生瞬间,手中佛珠突然断裂,珠子滚落一地。
“像,太像了...”夫人喃喃自语,不顾身份拉住莲生,“小师父,你可认得我?”
莲生望她许久,轻轻摇头。夫人失望离去后,慧明长老才告知莲生,这位夫人乃是当朝御史崔浩的夫人柳氏。三年前,他们的独子崔琰不幸坠马身亡,年仅十六。据说崔公子生前酷爱佛法,曾立誓出家。
是夜,莲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他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一个青衣少年,正与一位好友在月下对弈。那好友面目模糊,只记得眼角有一颗朱砂痣。忽然间风云变色,好友化作一只白狐,跃入林中不见。
莲生惊醒,发现枕边铜镜隐隐发光。他拿起镜子,镜中竟不是自己的倒影,而是一片迷雾笼罩的山林。
第二日,莲生主动找慧明长老:“师父,我想知道我的前世。”
慧明长老领他至藏经阁深处,取出一卷泛黄的古籍。书中记载,百年前,五台山有位慧觉法师,佛法高深,却与一只修行多年的狐妖相交甚密。后狐妖因伤人被众僧围捕,慧觉法师亲自将其收伏,镇于李家沟古井之下。法师因此自责不已,坐化前发愿,来世必度此狐。
“那狐妖为何伤人?”莲生问。
“为救一人。”慧明长老意味深长,“救一个与慧觉法师极为相似的书生。”
莲生若有所思。几日后,崔夫人再次来访,这次带来了已故儿子的画像。展开画轴那刻,满堂皆惊——画中少年竟与莲生有七分相似,尤其那双眼睛,澄澈如泉。
更奇的是,莲生看到画后,突然泪流满面,脱口而出:“娘...”
崔夫人又惊又喜,认定莲生是爱子转世,执意要带他回家。慧明长老却道:“夫人,镜花水月,皆是虚妄。执着于相,反失其真。”
果然,莲生随后摇头:“我不是您儿子,但我认识他。他托我告诉您,他很好,让您勿念。”
崔夫人追问儿子可还有话留下,莲生却一脸茫然,说不出了所以然。事实上,那句话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仿佛有人借他之口传达讯息。
此事后,莲生更加沉默。他常常对镜自照,一坐就是半天。有时镜中会闪过一些模糊画面:青山绿水,竹篱茅舍,还有一个总是背对着他的白衣人。
九岁那年,莲生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三日不退。昏睡中,他不断呓语,说的都是些听不懂的言语。慧明长老守在他身边,只听清反复出现的两个字:“白瑛”。
病愈后,莲生似乎有些不同。他主动要求学习降魔经文,尤其对狐妖相关的典籍格外关注。慧明长老知他心结渐深,叹道:“佛法在度化,不在降伏。你前世已错一次,今生还要重蹈覆辙吗?”
莲生垂首:“师父,我只是不想再后悔。”
次年春,莲生十岁。慧明长老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将莲生叫到榻前:“孩子,你可知为何让你日日对镜?”
莲生答:“照见本心。”
长老摇头:“更是为了照见妄心。镜中之物,看似真实,实则虚幻。你执着前缘,犹如追逐镜花水月。”他让莲生取来铜镜,对着镜子连问三声:“你是谁?”
第一声,莲生答:“我是莲生。” 第二声,他迟疑:“我是...慧觉?” 第三声,他怔住,久久不能言。
慧明长老最后道:“回李家沟去吧,那里的因缘该了了。记住,无论看到什么,莫被相所迷。”
带着疑惑,莲生重返故里。这些年,李家沟变化不大,只是那口古井被铁链锁住,贴满了符咒。村民见莲生回来,态度各异:有的热情依旧,有的避之不及。
回家当晚,莲生又梦见了那个白衣人。这次对方终于转身,竟是一眉目如画的少年,眼角一颗朱砂痣,笑得温柔:“你回来了。”
莲生惊醒,听窗外风声急促,隐隐有呜咽之声。他起身持镜出门,见井边黑影一闪而过。追至井口,但见铁链断裂,符咒尽毁,井中黑气翻滚,却无妖邪之气,反有一股淡淡的莲香。
次日,村里来了个戏班子。班主是个独眼老人,见莲生便道:“小公子好面相,似我戏中一人。”他演的是一出《狐梦缘》,讲书生与狐妖的奇缘。莲生看得入神,尤其当狐妖现原形那幕,心口突然剧痛。
戏毕,独眼班主找到莲生:“小公子是否常做怪梦?镜中是否常见异象?”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压低声音,“有人托我传话:三日后月圆时,井边相见,可知一切。”
莲生警觉:“谁托你传话?”
班主笑而不答,只道:“故人。”临走前又补充,“小心戴面具的人。”
接下来两日,村里接连发生怪事:先是李家牲畜莫名死亡,颈有齿痕;继而有多人声称夜见白影,似狐非狐。村民恐慌,纷纷要求请法师除妖。
第三日黄昏,一个游方道士突然出现,自称能除妖邪。他至井边做法,言井中狐妖即将破封,需重加固。然而当他试图往井中投入符水时,井水突然沸腾,溅出的水花烫伤了他的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