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全本小说网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第380章 新式教育
  • 主题:

  • 字体:

    -

    24

    +
  • 重置

对于皇子们的教育问题,在朱由校的脑海中,早已经形成了一套与众不同的理念。他深知宫廷生活的封闭和局限,担心这些皇子、公主们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失去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体验。因此,他下定决心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朱由校下令礼部与皇家书院携手合作,在北京城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共同创办一系列以皇家为引领的教育机构,包括幼稚园、国小、国中以及高中。这些学校将为皇子、公主们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教育,让他们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双方共同编撰教材,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同时,朱由校还规定了各个阶段的学制,幼稚园为三年,国小六年,国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形成一个完整的十九年教育体系。

未来,在经过几年试行之后,这一教育模式,将会被推广至全国二十六个省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然而,在推广过程中,朱由校也会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首先,他不会一开始就实行免费教育,也不会强制要求所有家庭必须送孩子上学,特别是更不会强制要求所有女童都要入学。

相反,他会采取一种更加灵活的自愿原则。无论是男童还是女童,只要家庭愿意送孩子入学,学校就必须接收。这一铁律确保了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无论其性别、家庭背景如何。但如果,你不愿意送,学校没有权利强制要求你送孩子来上学。

而对教育题材的选择,朱由校非常慎重,他召见了退休的徐光启、来道宗,大明科学院院长王象晋,副院长毕懋康,军官学校校长戚金,大明皇家书院总祭酒成基命,皇家医学院祭酒张介宾,国子监祭酒吴宗达,礼部尚书文震孟等九人齐聚上书房,专为商讨十九年教育的题材选拔之事。

经过数月的商讨,更是将荣归故里的史继偕也拉进了编练教材的工作当中。

最终于天启十一年九月定稿,十一月刊印。

三年幼稚园主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六年国小主教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体育、外语等八门初级知识。三年国中和三年高中主教八门中高级知识,同时增加一项军事教育。四年大学的教育题材更加繁杂。

大学,顾名思义,类似于国子监这样的高等学府,就不会再教授这些基础学科,他将会按照不同学子的不同需求,而分成外语、教育、会计、科学、军事(陆、海、骑)、历史、农业等等几十个科目,对学子们进行因材施教。

朱由校还规定了,只有完整完成国小、国中、高中十二年教育之人,方可参加大学的招生考试。而各大学按照自己的要求招收全国各地的学子。

为了鼓励各省创办大学,未来朝廷会拨出一笔教育基金,主要用于二十六个省份的大学建设,争取在五年内让每个省份都有一座或多座大学,以便各省优秀学子有个好去处。

当然,推行新式教育最为敏感的话题便是,大学毕业之后,这些学子的安置问题,以及未来其与科举考试之间该如何平衡的问题。

在朱由校眼里,科举考试已经完全落伍,是应该取缔的。但他相信,只要他露出丝毫这样的念头,立马会被朝野的抗议之声活活给闷死。

最后他给出的正解便是,读完大学四年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也就是说,他将童生、秀才、举人全部融入到了国小、国中、高中、大学之中。由此,他才算是躲过了这帮子八股文出身的进士的口诛笔伐。

接下来,大家开始讨论起,每一级学堂,该如何收费的问题。

徐光启率先发言,他说道:“臣以为,要让百姓心甘情愿的送孩子上学,学费就不该收的过于的高。因此,臣建议除了适当的书本费之外,不应该额外再征收其他的杂费。”

徐光启非常清楚,现如今的县学、府学,之所以阻挡了那么多平常老百姓家的孩子前来求学。原因之一便在于,家家都需务农,而七八岁正值求学的最好年岁,孩童们却是家中主要的劳动力之一。其二,要么他们负担不起学杂费,要么就是负担不起后续的纸张、笔墨费用,经济实力决定了一个家庭是否有资格求学上进。其三,便是现如今的科举制度,将那些不学无术之徒彻底挡在了官场之外。大明虽有蒙荫之说,可正经的文官队伍绝大部分都还是通过一级级科举考试上来的。所以,哪怕你家的孩子在国子监求学,过不了举人、进士考试,想要为官,那就得你家先辈为国立功才有可能。

种种原因导致了,平常百姓想要逆天改命难如登天,而官场上,书香门第出身的官员比比皆是。这也是时代造就的特色之一。毕竟读书他费钱又费各种资源。

而朱由校立志推广的五级教育体系的目的,并不是给全国普通老百姓设置障碍,限制他们孩子求学的通道。

因此,学费的收取等问题便很快通过了讨论。

学子们仅负责轻微的书本费用,包括每日的早午餐,纸张、笔墨等等学习用具,皆由当地政府的专项教育经费里出。

而朝廷的专项教育经费,八成归于大学,其余两成归于其他四级学校。而每年的教育经费,暂定为一百亿元。

一百亿元,相当于过去的一千万两银子。以朝廷的能力是无法独立支撑的,所以经过徐光启等人的软磨硬泡,无奈的朱由校认购了其中的半数。

当心满意足的十人离开上书房,朱由校的得意之情再也隐藏不住。他没理由不高兴,一来,他期盼已久的教育体制改革终于启动。二来,由前内阁首辅徐光启,阁臣史继偕、来宗道等三人组成的教育改革委员会正式成立。由这三位文坛、官场大佬在他前面替他挡子弹,躲在其身后的朱由校绝对不会被天下数十万士子唾骂。

最为关键的是,原本以为要全额掏付这笔教育经费,没想到,三位最可爱的人居然替他省下了一半。

达成目的的朱由校,没道理不高兴。他相信,只要十九年教育在全国推行下去,只要他在位一天,这套教育体系终有一日将会取代施行了一千年的科举制度,成为国朝取材的最新、最优选择。

喜欢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朴学圣使的全部小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全本小说网

猜你喜欢:庆余年神话版三国九锡汉乡小阁老诡三国贞观小闲王明末钢铁大亨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重生南非当警察安西兵日记寒门县令,开局迎娶魔教圣女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镇国傻世子流氓太子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满唐华彩逍遥小地主铁血强国皇孙白手起家朕真的不务正业我在现代留过学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水浒杀好汉就变强:从宰宋江开始
完本推荐: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全文阅读遮天全文阅读凡人修仙传全文阅读全职法师全文阅读万古第一废材全文阅读诡舍全文阅读仕途人生全文阅读夜夜生香全文阅读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全文阅读斗破苍穹全文阅读诸神愚戏全文阅读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全文阅读天渊全文阅读开局长生不死,谁都以为我无敌全文阅读神秘复苏全文阅读校花学姐从无绯闻,直到我上大学全文阅读大荒神剑诀全文阅读剑道第一仙全文阅读逆天邪神全文阅读我的法宝都是规则系全文阅读
最近更新:末世娇美人怀孕后,各大佬争当爹深海进化:从鲨鱼到群鲨之父!将军府的嫡女不好惹盗墓:开局速通南瞎北哑!我在奥特世界送快递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两界:骑鲸少女的赶海日常逃出他掌心陨落天骄逆袭成神记扬了全家骨灰后,疯批医妃权倾朝野了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基因暗码:血色螺旋海阔天舒前女友母亲怀上双胞胎,她急哭了锈色的时光倒计时下的灵秘剑逆乾坤直播盗墓之最后一个摸金校尉萌学园:时空之轮夏风微微,一个让人改变的夏天鸣潮:从黑海岸开始攻略纤尘引之妄途诡异修仙世界之我有一个精神空间活在民国当顺民都市异能之凌霄传奇六零长姐随军后,白眼狼们悔哭了和离后,她成了皇族白月光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矿泉水换黄金:红五星助我暴富!转生成大人物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手机版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手机版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手机版 - 朴学圣使的全部小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全本小说网移动版 - 全本小说网手机站